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1956219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31914 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一一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一一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到 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 500 年前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会议主要内容
巴黎和会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制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材料三   “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蕴含着哪些矛盾?分析这一体系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哪一国际格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国际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瓦解的标志。(10 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美国提出保卫“西方文明”和“大西洋共同体”,并以此作为维护美国自身文化存续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步骤。美国决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保卫西方文明的视角来看待与苏联的斗争,并声称如果美国对欧洲的形势袖手旁观,“欧洲将出现混乱,从混乱中产生暴政,也许是共产主义,也许是复活的法西斯主义。”最终,美国成功地将美国与西欧凝聚成文化、意识形态与安全共同体,打造出一个新“西方”

——摘编自王立新《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与“西方”的形成》


(1)二战后美国在打造新西方战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战的导火线和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二战的影响有哪些?
2022-07-21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俄国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深感不满,于是联合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强迫日本交出已到手的赃物,此事被日本视为奇耻大辱,日本遂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俄国大举入侵东北并拒绝撤军,摆出独占我国东北并且不惜为此一战的架势。1902年日本与英国缔结同盟,这样各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问题上形成了两大集团:一个是英日同盟,以美国为后盾;另一个是法俄同盟。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

——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搬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太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

——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俄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

2018-06-03更新 | 1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漫画“A chain of friendship”(1914年7月Brooklyn Eagle)

IF YOU TOUCH ME, I’LL… 你要是向我动手.我就……

IF YOU MAKE A MOVE, I’LL… 你要是动一下,我就……

IF YOU HIT THAT LITLE FELLER,I’LL… 你要是向那小孩动手,我就……

IF YOU STRIKE, MY FRIEND,I’LL…老兄,你要是出手,我就……

IF YOU HIT HIM :你要是打他

I’M THERE IF YOU CAN’T 你要是不行的话,有我。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西方社会,更主要地在思想意识上体现出它的巨大影响。将原先的盲目乐观打碎了,整个西方社会跌入了恐惧、失望、悲观的精神陷阱。美国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痛心疾首地说:所有像光荣、荣誉、勇敢或是光芒这类抽象的颂词,一旦被放到村名、路名、河名、军队编号和日期这些具体的名字旁边,变得讨厌极了,简在是令人欲呕。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一场地区性战争如何于1914年演变成一场大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变化及其影响

2017-08-14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