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戊戌维新运动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9671755
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不断发展(见下表)。阅读材料:

时间

概况

1844年

宁波女塾开办,这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

19世纪60年代初至1876年

教会学校数量增多,女生在学生中的比例增多。教会学校开放女子教育,促进了女子入学,实现男女教育平等。

早期改良派

在近代西方男女平权观念的影响下,最早开始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倡导女子教育。

维新派

康有为主张男女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女子应该上学。梁启超重视女子教育,系统论述了女性受教育的必要性。

1898年

梁启超、经元善创办经正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人自己创办的正规女子学校,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1902年

蔡元培开办上海爱国女学。此时的女性学堂多为私人兴办,未获统治者的直接肯定。

1907年

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及《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国女性教育正式被纳入中国教育制度的范畴。

1912-1913

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初等教育段不分设男校女校,中等教育段专门设立女子中学校,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限制。

1920年

北大校长蔡元培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开创了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的先例,不分性别进行教育。

1929年

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这是中国政府在历史上第一次对男女受教育机会平等进行法律上的明确规定,是中国女性教育的第一份法律成文。

——摘编自徐影《一文纵览中外女子教育的发展》


据上表“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由传教士办学校到国人自办学校”为论题加以说明。(要求:持论有据,表述清晰,层次分明。)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进入中国近代,思想家们主要讨论的是社会政治问题。“爱国—救亡—独立”是这一时期思想发展的主流。大不列颠的大炮轰开了紫禁城古老而又厚重的大门以后,中国进入了灾难深重的时代,这是一个大动荡和大变革的时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像雷电奔驰般进行着。在一个亟须为国家与民族解除忧患的时代里,燃眉之急的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使得思想家们无暇顾及,而把精力投入紧迫的社会政治研究与实践中去,进而各种思潮博弈开始。

——摘编自刘如梅、张韬《近代中国特殊国情下的思想博弈》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近代思想家的社会政治研究与实践”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证。(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3-02更新 | 40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经世致用是指关注社会现实,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源的“经世致用”是指“道存乎实用……时务莫切于当代。”他在《海国图志》中提出:是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1897年,梁启超提出:“居今日而言经世,与唐宋以来之言经世者又稍异。必深通六经制作之精意,证以周秦诸子及西人公理公法之说,以为之经,以求治天下之理;必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古史,以为之纬,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必细察今日天下郡国利病,知其积弱之由,及其可以图强之道,证以西国近史宪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为之用,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夫然后可以言经世。”

——摘编自《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阐释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变化。

2023-04-14更新 | 21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某一阶段,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1-25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