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1974276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主要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不同性质国家之间开展普遍性外交联系。2013年以来,中国始终强调建立以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杨扬、郭立桥《新型国际关系内涵的演变及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拓“新型国际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拓“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表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南——田园与喧嚣

材料一 我国江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平原丘陵相间分布,自原始社会末期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过着一种简单的渔猎生活。魏晋以来,这一地区受战乱影响远逊于北方,北方士民大量南迁,与吴越山民不断融合;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更使南方经济区与北方经济区连在了一起,发展趋同,农耕社会形成。南宋以降,江南商业发展,城镇繁荣;至明清,农商社会渐于成熟。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等江南嬗变与新生

材料二 近代江南地区开埠最频繁也最为密集,这些埠口像大大小小的窟窿一样,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自此浸入、渗开。江南地区域乡社会演变由此缓慢发生。传统的士农工商结构逐渐被打破,买办、资本家、无产者成为新生社会力量;纱、布、五金、煤油涌进乡村,传统手工业者的痛苦开始了,而同时从事丝茶营生者获利暴增。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江南——复兴与荣光

材料三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2月印发实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编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及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其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
2020-05-16更新 | 8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3月后,习仲勋与刘志丹等同志创建照金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习仲勋同志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他参与领导苏区的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多次“围剿”,壮大了红军武装,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1935年春,陕北、陕甘边两块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战争中连成一片,合并成立西北革命根据地,习仲勋同志为中共西北工委领导成员,并继续担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这块在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摘录自《习仲勋同志生平》

材料二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在会上提出,希望中央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邓小平对中共广东省委提出的在邻近香港、澳门的地区兴办加工区的意见表示赞同,并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至此,经济特区建设正式通过立法程序确定下来。

——摘录自《习仲勋同志生平》

材料三 中共十九大报告不仅确立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指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且中共十九大报告的内容和精神有许多直接有利于各国和世界的发展、直接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并且在推进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和各自需要,必然会程度不等地、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许多实质上与贯彻十九大精神相吻合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措施。

——《论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政治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中央红军长征从何地出发?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广东设置的三个经济特区及材料二体现的共产党人的精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要矛盾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共十九大报告的内容和精神在推进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2022-09-03更新 | 1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1978年进出口总额仅206.4亿美元,2015年则达到30530.3亿美元,38年间增长了192.4倍,年均增长16.6%。同时,进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摘编自《中国对外贸易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进出口额的总体发展趋势,并分别说明1972年前后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020-01-07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