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97441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41918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以极其尖锐的形式暴露了出来,战争空前残酷,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战后结局的混乱,使世人为之震惊,也引起了人们对西方文明的普遍怀疑,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光明的前途,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巴黎和会分赃的严酷事实,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强烈的打击和失望中觉醒,为寻找挽救中国危亡的新途径进行理智的思考,开始选择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金鸣娟《试析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影响》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一战”前后思想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五月五、六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一百多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摘自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努力。
2022-03-16更新 | 10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发生了社会转型,中国真的社会转型了么?

材料一

我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客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先生狱中所作诗,却并不难懂。这使我感动,也至今并没有忘记,现在抄在下面——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餱。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1906年6月出狱,即日东渡,到了东京,不久就主持《民报》。我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了先生的文笔古奥,而是为了他和主张保皇的梁启超斗争,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却为了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

——摘编自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材料二

刊名主持刊行年月地点宗旨(倾向)
《新青年》陈独秀1915上海   北京宣传新思想
《晨报副刊》梁启超1916北京思想解放社会改造
《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毛泽东等1918湖南研究新思想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和方法
《每周评论》李大钊1918.12北京评论时政
《南开日刊》南开大学1919.5天津鼓吹同胞之爱国心,唤起同胞之敌忾
《建设》孙中山1919.8上海研究革命理论和建设新中国方案
《平民教育》平民教育社1919.10北京研究宣传及实施平民教育
《醒农》醒农社1920.5北京促农民之觉悟
《劳动者》广州共产主义小组1920.10广州启发工人觉悟、促进团结、推动工运发展
《共产党》李大钊1920.11上海介绍国际共运、列宁学说、共产党知识

——摘编自《中国近代报刊史》


(1)根据材料一,简析鲁迅敬佩章太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此时期中国报刊业的特点。
2023-07-28更新 | 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来讲,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索是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但还有许多我们没有看到的深层次的原因。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也是一场友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科学和民主的新思想,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也因此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促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时代。虽然过去一百多年了,但五四运动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依然相当重要。

——摘编自乔孟涛、张爱《五四运动的于代背景及其历史意义解析》

材料二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54日,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

55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实行总罢课。次日,学生联合会成立。

556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57日,五四运动迅速向各地扩展。上海在当日举行国民大会。天津、济南、太原、长沙、吉林、南京、广州、武汉、南昌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6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上海商人罢市,声援学生运动。南京、宁波、厦门、芜湖、苏州、常州镇江、无锡、扬州等地也陆续罢市。

628日,在全国群众和旅欧学生、工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中国共肯团网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022-07-15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