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9962599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下.大批工矿企业,科研院所从一线迁往三线,数百万建设者从东北、东南沿海来到秦巴山区,大小凉山、河西走廊。到20世纪70年代末,西南地区形成了45个以重大产品为主的专业生产科研基地和30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新中国的“三线建设”(     
A.践行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B.奠定了工业化建设的初步基础
C.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D.提升了新中国应对风险的能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三线”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高达52.7%,一批大中小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星罗棋布于中西部地区,新兴的城镇在荒山僻野中拔地而起。这些建设
A.得益于当时雄厚的工业基础B.着眼于提高当地民众生活
C.执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D.有利于改善国民经济布局
2021-01-28更新 | 2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1964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可见,三线建设的推进主要是基于(     
A.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B.全国工业布局的不平衡
C.加快新中国工业化进程D.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落后
2023-06-28更新 | 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完成了《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基本科研任务,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电子计算机等重大成果。上述成就的取得(     
A.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主要依靠苏联对中国的技术支持
C.与“科教兴国"战略相辅相成D.加速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国际化
2023-02-12更新 | 2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