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9990979
下图为宋元时期泉州某建筑的部件。这反映了当时泉州(     

景教尖拱形飞天石刻                           基督教石挡垛
A.佛教文化式微B.石刻艺术精美C.海洋商贸兴起D.多元文化并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唐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中多有借用汉语词汇的现象,例如契丹语的“hsin-kun”源于汉语的“将军”,蒙古语的“ong”源于汉语的“王”。这反映出当时(     
A.分裂割据局面结束B.汉语外来词汇增多
C.出现文字统一趋势D.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2022-07-24更新 | 5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茶马古道是宋朝与西南各族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宋朝设置茶马司负责茶叶和马匹买卖等相关事宜,贸易范围主要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辐射到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并延伸至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由此可知
A.茶马古道是中西方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
B.茶马古道加强了少数民族和内地的联系
C.西南地区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中心
D.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辖
2021-07-22更新 | 6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六典》记载,“凡军、州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有“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唐代屯田(     
A.有利于稳定均田制B.强化君主专制集权
C.主要基于边防军需D.导致了藩镇的崛起
2023-05-28更新 | 5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