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 冷战与两极格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2000129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2年10月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是激烈冷战对抗的一次极限。它不仅影响了美苏的攻防态势和冷战进程,更以核危机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整个国际社会对核武器的态度。这场危机历时十三天。表面看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态度都很强硬,双方剑拔弩张,摆出一副决战的姿态;但在具体行动上却表现出相当的克制和谨慎。肯尼迪不认为为了古巴的导弹就有理由去冒险,哪怕是很小的战争风险;赫鲁晓夫无疑同肯尼迪一样窥见了核灾难的深渊,意识到这场赌博已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不得不寻求妥协。美苏双方经过多次秘密的磋商谈判,再加上联合国的斡旋,终于达成了一致。11月8日至11日,苏联撤走了在古巴的全部导弹,并在公海上接受了美国海军船靠船的检查和拍照。11月20日,苏方又答应在13天内全部撤回伊尔-28型轰炸机,美方宣布解除封锁。举世瞩目的导弹危机宣告结束。

——摘编自赵艳《近年学术界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得以快速解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知识点】 冷战与两极格局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材料三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沿线国家既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也有搞资本主义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兰教立国的;既有认同西方价值观的,也有秉承东方理念的。“一带一路”致力于沟通这些差异,促进求同存异基础上的相互协调,发掘聚同化异带来的互补潜力,为建设共同发展的世界添砖加瓦。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弗兰克《白银资本》所蕴含的史观,用“→”在世界地图上标明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并分别对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西方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出台的时代背景并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不同点。
2024-01-02更新 | 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马歇尔计划对二战后初期的西欧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后初期西欧各国经济的困难引起了政局的激烈动荡。饥寒交迫的人民群众对本国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与日俱增,阶级矛盾急剧上升。1947年上半年,法、英、意、比等西欧国家的罢工浪潮和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的西欧各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威望越来越高。尤其是法共和意共,在战后初期的大选中,法共获选票1/4,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意共获得选票达1/3

——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之前,欧洲国家……事先应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6月)

材料三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政治讽刺画。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3)史料大体分为文献、实物、口述、图像、音像、数字六类,分别指出材料二合材料三的史料类型。如果用材料三研究马歇尔计划,请说明它的史料价值。
2021-02-03更新 | 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

——《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际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和约”和“公约”分别指什么?最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中国在格局变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
2021-10-29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