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3 题号:2009068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是新中国外交的一些重要事件。



参考材料,自选一个角度,以“新中国的外交”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克林德碑之变迁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政府决定宣战,并照会各国使节,让他们在24小时内离京。德国公使克林德拒不撤离,反而要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交涉,当他乘轿带领士兵路经东单牌楼北面时,与巡街的清军发生冲突,克林德从轿内开枪,军官恩海开枪还击,克林德当场被击毙。

克林德之死成为列强向清政府进行威胁、讹诈的借口。19018月,清政府派醇亲王魏让签士臣.赴德国赔礼道歉。从19016月至1903年初按德国要求,清政府在东单北大街上建了与街同宽的克林德石碑坊,这个石碑坊成为清政府丧权辱国的见证。

1917年中国参加一战,成为协约国的一员。1918年大战以同盟国战败投降而告终,中国成为战胜国。胜利消息传来,人们认为克林德碑是国耻,就把它拆除了。这时候,协约国责令德国把已拆除的石牌坊材料,移到中央公园(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再建一座新的牌坊,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当时,协约国战后的宣传口号是公理战胜,强权失败,石碑坊遂被改名为公理战胜坊

1952102日,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了表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功绩,大会决定将公理战胜坊改为保卫和平坊。为此把中英文公理战胜文字镌去,刻上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鎏金大字。

——摘编自王森《奇耻大辱——克林德碑的由来和变迁》

以历史观察员的身份,围绕“克林德碑”变迁这一主题写一则解说词。(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根据材料,围绕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选定一个角度提炼主题,并用材料以外所学知识对主题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言之成理。
2020-09-10更新 | 81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可以得出以下几条基本经验;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准确把握国际社会的时代主题,迅速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牢记中国的身份定位,创造性地坚持独立自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不断深刻总结和正确运用上述历史经验,中国外交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摘编自徐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交工作的历史经验》


根据材料,围绕“新中国的外交”这一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1-12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