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2 题号:201602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提出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认为经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酝酿和准备,成立全国性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7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通史》

材料二   遵义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

——摘编自《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材料三   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矛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两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

嘉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历史悠久,位置优越,是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城市。

(1)读嘉兴城市发展示意图,描述嘉兴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并说明导致其变化的交通运输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端,也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性质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的重要标志。1922年6月,中共组建有严密领导的工人组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表明自己是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从1922年初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个高潮时期。通过组织和领导罢工,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工人中开始建立自己的队伍和影响,而且锻炼了自己从事实际斗争的能力,并因此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激荡了无数国人精神与生活的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时代。诚如毛泽东所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3)结合“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弘扬“红船精神”, 不忘立党初心的时代意义。

2018-03-17更新 | 1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列各图所示:

材料二 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

材料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

——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1)材料一所示的两幅图片反映了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在瑞金建立临时中央政府的意义。在西柏坡作出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怎样的转移的决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实现了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跨越?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村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
2022-11-03更新 | 4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的早期领导人。如表为对王尽美的部分回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内容来源
19204月,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来中……路过济南,即与王尽美、邓恩铭等联系,传播马克思主义。杨一辰《回忆王尽关事迹片段》
1920年下半年,父亲与邓恩铭等人一起创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进步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介绍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情况,并开展公开的宣传活动。1921年初,在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共产主义小组"。至此,父亲已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王杰《怀念我的父亲王尽美》
19217月,山东的共产主义小组派王尽美和邓恩铭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来后发展了我父亲等入党。到了下半年,就建立了中共山东省地方委员会的组织,书记是王尽美。同时在胶济沿线的青岛、青州、雄县、淄博等地建立了党的组织。黄秀珍《从五四到山东党组织的成立》
1923年,京汉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期间……尽美又转往山东淄博、青岛、四方等地,继续指挥各地工农组织,不稍停歇。他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兼山东工委主席。罗章龙回忆王尽美光辉的一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王尽美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因素。
(2)概括说明王尽美为山东革命做出的贡献。
2021-10-18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