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 题号:201890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随着经济危机爆发,德、意两国法西斯化和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英国的许多精英人士本身就是和平主义者,自由党和工党都制定了和平主义的外交总路线。在和平主义思潮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在国际局势发生巨变的背景下,工党仍然以反战为口号。和平主义者的惯性战略思维使得英国用重整军备的手段来制止战争变得不可能,和平主义者的言论失去了市场。

——摘编自丁英胜《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军事战略与对欧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英国和平主义运动高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英国和平主义运动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310月,德国借口退出裁军会议,1019日,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摆脱了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对他的束缚。1935年,萨尔区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举行公民投票,结果德国大获全胜,于是希特勒的扩军步伐大大向前了一步。法国对德国的军事行动深感不安,于是1935411日联合英国意大利召开了斯特某萨会议。一致对德国的违约行为表示遗憾,并声明要采取联合行动,反对危及欧洲和平的单方面违反和约的行为。这样结成了抗衡德国的斯特某莎阵线。但是,英国、意大利两国都表示不考虑制裁,因而大大缩小了阵线的威慑力。19356月,英、德两国以换文的形式缔结了《英德海军协定》,英国瞒住斯特莱莎阵线的伙伴,同阵线的针对国作交易,使得两个月前刚形成的抗德阵线事实上化为乌有。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特莱莎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斯特莱沙阵线瓦解的原因。
2022-01-11更新 | 1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漫画可以叙史解史。它往往针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集中反映特定的历史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看待历史的立场。下面是一幅历史漫画及其构思,其中蕴含着历史内容和历史寓意。


漫画《四人的聚会》构思:漫画中的四个人物分别是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德国纳粹党头子希特勒,漫画设计他们在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举行聚会,大使馆墙上还挂着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的肖像。画面中四位历史人物完成了交易正在庆贺,大家一起干杯说道:“好了,在我们继续前,先要作自我牺牲。”(Well,before we go on,here's to Self—sacrifice.)。

——吴广伦《老漫画中的法国史》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漫画及构思中包含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漫画及构思中包含的符合史实的寓意。
2022-05-20更新 | 1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
1931年“九一八”后

1935—1936年
英法“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1939年
英法美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
1938年3月
英法等国“平静接受”德国呑并奥地利。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的苏台德割让给德国。


材料二: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一次,我曾目睹大战来临,对自己本国同胞和全世界大声疾啤,但是人们都听不进。(这次)我们肯定地不能让那种事重演。这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在现时,即一九四六年,在联合国普遍权威之下,就所有问题同俄国达成良好的谅解;并且通过这个世界性组织,在讲英语的世界及其一切联系地区的全力支持下,使上述良好的谅解在许多和平的年份中维持下去。
——丘吉尔1946年3月5日演说(节选)
(1)完成材料一表格内容并概括“绥靖政策”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丘吉尔演说的背景。
(3)分析:慕尼黑会议为什么是绥靖政策的顶点?②为什么说丘吉尔的演说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任选其中一问作答)
2016-11-27更新 | 2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