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9 题号:204274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召开的一次“近东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会上提出的关于文明的三条标准,分别是城市、文字和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由于古代遗留的信息很少,传统意义认为只要有两条标准就够了,而在两条里面,文字是不可缺的,有了文字再有其他的一种,就可以认为是文明社会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通过对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研究,提出“三要素”并非绝对标准,并结合中国的考古发现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这一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根据王巍《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等整理


材料反映了中外学者对古文明标准的不同观点,请结合中外文明古国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文明标准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河南·一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雅斯贝斯在他的代表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1949年) 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期理论。他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历史的“轴心期”, 在几个最重要的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明中都有各自的“轴心期”。在这一时期,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宇宙万物中的特殊地位,认识到自身不足并寻求突破,人类精神得到了一次觉醒、成熟和发展。“轴心期”产生了积极的成果,其精神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整体或一点),围绕雅斯贝斯“轴心期”理论,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13更新 | 276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各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不同等因素,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内部总是呈现出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外在的文化样式方面,也体现在内在的文化价值方面。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精髓,如果某一民族的文化不能保持自己的特点与精华,这种文化就会因为与异质文化的日益趋同而逐渐消失,历史上不少文化的衰落和语言的消失就是明证。世界各民族、地区和国家在各自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均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有的贡献。

——摘编自裔昭印、徐善伟《论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围绕材料,选择一个观点或者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古代史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7-16更新 | 169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阿兹特克文明的离奇消失阿兹特克的人祭、吃人传统和特诺奇蒂特兰城相对封闭的环境,是推动天花传染的重要原因。但主要原因更应该是内部的叛乱和宗教心理的崩溃。
玛雅文明的消失之谜近年来,一些考古学家提出了新的理论,认为玛雅文明的失踪可能与政治动荡和内部冲突有关。
印第安人的谜之消失有学者认为,可能与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有关。也有学者认为,欧洲人的到来对印第安人的消失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印加文明的消失之谜一些学者认为,欧洲人带来了疾病和武器,对印加人的人口和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此外,欧洲人还破坏了印加文明的政治和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剧了这个文明的消失。

虽然这些失踪的原因尚未完全得到解释,但这些古代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成为了人们研究和探索古代文明的重要资源。

——摘编自《世界未解之谜:古代文明的神秘失踪》等


根据材料,围绕“古代印第安文化的消失”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3-30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