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20481052
作为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中的“君子”大多表示为“君长”“官长”之意。而在《左传》中“君子”则更多的表示一种道德内涵。这一变化(     
A.反映了礼乐制的崩溃B.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治理
C.标志着官僚制的萌芽D.源于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朱熹看来,有物必有则,理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他认为“虽一草木亦有理存焉。 一草一木,岂不可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破,厚薄不同,宜种何物,亦皆有理。”这表明朱熹 思想(     
A.推动农业生产变革B.体现重视农业色彩
C.蕴含社会经济思想D.违背自然发展规律
2024-05-08更新 | 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这句话(     
A.体现了理学家的强烈社会责任感B.表明儒学开始成为主流思想
C.说明儒学受到佛道冲击面临危机D.推动世俗文化和市民生活发展
2023-05-12更新 | 1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作者所指儒家思想强调(  )
A.“仁”和“仁政”B.“民贵君轻”
C.礼仪和社会责任D.“有教无类”
2020-07-11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