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5 题号:20706683
顾炎武在论及明代监察制度时曾指出,“言官”六科给事中不但可以监督文武百官,还可以“封驳诏议”,“泰昌元年(1620年)以后,国论纷纭,而维持禁止,往往赖抄参(六科给事中等言官)之力”。据此可知,顾炎武认为晚明的言官(     
A.有一定抑制专制的作用B.造成了中枢决策的异化
C.开创了台谏合一的格局D.实际发挥了宰相的权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A.强化皇权B.钳制思想C.监视官民D.控制军队
2021-01-29更新 | 2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朝废丞相后,内阁品位逐渐提高,六部权力在不同程度为内阁所侵。但从制度上说,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则“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这反映了明朝(     
A.内阁相当于真宰相B.分化事权制度僵化
C.君主专制遭到削弱D.政治机构相互制约
2024-01-29更新 | 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明初,朱元璋认为:“西北边远,非亲子弟不足以镇抚而捍外患,其它则分王内地,用资夹辅焉”。在朱元璋死后第二年七月,燕王起兵,援引《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该材料说明(     
A.明朝中央内部出现权臣擅政局面B.君权同中央集权体制尚不协调
C.封藩制度有效的维护了大明王朝D.封藩制度保护了明朝边境安宁
2023-01-20更新 | 2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