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207274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省分掌议政、决政和执行之权,实则将以前如汉代丞相之权,分隶三省,而总于皇帝,以便于皇帝控制。(唐代中期)以后仆射不是宰相,不参与决策,而专管行政。但还是注意发挥三省的定策、封胶和执行的作用,以期收到既能加强集权又能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的结果,从而强化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是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二   这样君权与相权互相制衡,避免了皇帝的独断专行。皇帝作为最高领导,看待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很大的个人色彩,宰相代表政府官僚机构,一般强调要按制度办事,要遵循官僚机构的运转规律,所以双方的冲突时有发生。

——摘编自马克走《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作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三省六部制。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其运作程序如何?这种体制有何作用?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初年是如何“尽夺藩镇之权”的?它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2018-10-19更新 | 1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隋唐时期王朝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在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三省六部示意图


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编自王定保《唐摭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2023-10-08更新 | 9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以发展和创新。

材料一: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态度是“降则抚之,叛则讨之”,也就是各少数民族只要不公开与唐对抗,就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反之,侵扰内地或对唐有严重威胁者,就用武力解决。唐太宗还举汉武帝的例子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材料二: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客户(非土著住户)大量增加,以户税和地税为主要内容的______取代了唐初的______。地税按亩征纳,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为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

材料三:“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列举唐太宗时期“羁縻”的民族政策表现及其成果
(2)分别写出材料二中空格处所代表的赋税制度,这体现了征税标准发生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三,说明其所反映的制度及其特点。
2022-11-17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