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207805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存在着狭隘的“民族建国主义”思想,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同盟会誓词理解为在“十八行省”范围内建国,而将东北三省以及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视为可有可无之地。当时南方的革命阵营卫包含一些立宪派、旧官你和温和革命派成员,他们大多数反对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念。1907年,杨度在《中国新报》上发表文章,认为狭隘   的“民族建国主义”会导致国家分裂,以至迪到列强瓜分而亡国。此后,民族平等、团结的主张影响越来越大。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历届政府和各政党领袖都大力捉倡民族平等,但多来现在理论阐述和宣传等方面,而较少应用于实践。

——摘编自《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族平等从理论层面进入到社会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平等”的概念充分体现在不同时期的宪法和纲领性文件中,并指导着中国民族事务工作。为了全面贯彻民族平等政策,从1953年起,国家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考察工作。对民族成分和民族称呼混乱的状况进行了统一调整,至1979年,55个少数民族被正式确认公布。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民族利益观和价值观,创新地将“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相结合,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

——摘编自何一民、刘杨《从“恢复中华”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以来中国民族观念经历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工作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一百年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场革命,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加盖“中华民国”后使用的清代邮票

材料二   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政院行之。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材料四   这场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某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我国1911年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推翻数千年专制之局”的标志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4)结合材料四概括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这场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2020-11-16更新 | 1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没有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就不可能在一九——年取得最终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的巨大成就。

——桑兵《太平天国对辛亥革命领导者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有人说“辛亥革命算得上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对此你如何理解?
(3)根据所学并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辛亥革命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2022-04-05更新 | 6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吾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据《临时政府公报》整理

材料二:   1948—1949年的几个战役结束后,随后的一切急转直下。由于主要力量被摧毁,蒋介石政府的倒台已是不可避免的结局。1949年1月14日,共产党人公布了他们的和平条件。国民政府拒绝了这些条件,截止日期一过,人民解放军立即开始渡江作战。4月23日便占领了国民党的首都南京。

——《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指出“旧邦新造”“新”在何处。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倒台不可避免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国际意义。
2020-11-04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