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2080127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书院,作为教育机构中重要的一环,培养了许多人才,由于书院实行自由讲学,讲求相互辩论,一些名儒往往在书院就各种学术问题展开讨论,这对宋代学术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书院对学生入学不做限制,一些贫困学生甚至可以寄读,这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从中央到地方对教育的重视,使得宋朝各类学校众多,管理规范,既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

——游彪:《宋史:文治吕盛武功弱势》

材料二   湖南近代教育改革在民国建立后拉开帷幕。湖南军政府先后设立学务司、教育科,裁撤清末各县劝学所,县署内设第三科掌管全县教育事务。学务司颁布了《湖南暂定学制大纲》,将全省教育系统分为保育、普通教育、专门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6大类。各级学校取消读经讲经课,代之以民主自由;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学上开始摆脱填鸭式的传统方法,重视并实行多元互补的现代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湖南各级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留学教育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罗慧《民国初年湖南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并简析宋代书院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民国初年湖南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中医界经历了发展史上最为艰难的、日渐窘迫的发展际遇。为振兴中医,中医期刊兴起。近代上海中医期刊虽始于20世纪初,但发展迅速。据统计,民国时期上海出版的与中医药有关的报刊就多达 165种。在这些期刊中,既有政府社团组织创办的《医界春秋》等,又有沪上名医等私人创办的《光华医药杂志》等。这些期刊中有的以弘扬中医为宗旨,有的以融汇中西医为宗旨,还有的以改良中医、中医科学化为宗旨。为增强期刊的时效性,它们不仅设有问答、来件、社务等专栏,还有专题,组织大规模专题讨论,也刊登兄弟刊物广告及各种别具特色的广告等。为扩大影响力和发行量,它们版式不一,发行模式也不固定,有的还实行推销代理制。

——摘编自卓鹏伟《近代上海中医期刊的办刊特点》

材料二 1947年,我国仅有45所高等医药院校,院系规模小,独立设置者不到一半。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仍然没有建立起适合本国的医学教育制度与体制。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具有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苏联,自然成为我国学习的榜样。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全面学习苏联高等医学教育。……各院校普遍使用苏联的翻译教材。……但学习苏联高度统一的中央集中管理制度,造成各地办学的自主权过小,不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教学。学术上片面强调学习苏联、排斥来自英美等国的学术理论和医疗技术,剥夺了学生接受不同学术观点的自由。

——摘编自黄永秋、李剑《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中医期刊兴起的原因,并概括其办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习苏联高等医学教育的原因和不利影响。
2023-04-14更新 | 1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政府对金融业及其相关业务管制的逐步放松,为宏观金融创新和商业银行性质的票号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早在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产生前,各种商业机构、银号偶然也有汇票发行,而票号则是在巨额的利润刺激下产生与发展的。在银两与制钱并行的货币体系中,政府基本上不再发行纸币,而明清时期特有的经济形态和货币变革,使汇兑与汇票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历史上的票号,从康熙年间由山西商帮创办到最后被改组而退出历史舞台,共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

——摘编自燕红忠《试论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路径与结构》

材料二   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成立标志着我国新式银行的诞生。19121927年是中国银行业发展之幼年时期,16年间共成立银行186家,但倒闭停业者就有135家。这一时期大多数银行大部分为前清时期的地方官钱局所改组,也有一部分为地方军阀所新设,主要以经理省库、为地方军阀筹办军政费用服务,滥发纸币、管理腐败,并随着地方军阀的盛衰而存亡。从192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大大加速,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尽管在地域分布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但较为完善的银行体系已经大体形成。

——摘编自燕红忠《试论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路径与结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票号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新式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中国近代银行业不断发展完善的主要原因。
2024-02-27更新 | 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 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烟草、花生   等新的经济作物也大致同时引进,进一步丰富了农产品结构。经济作物棉、麻、桑等品   种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经营地主的出现是明后期农业领域的新现象,他们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的管理,亲自参与生产过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民国成立后,在振兴实业的热潮声中,初步建立了现代经济法制体系,有利   于中国现代工业的成长,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较为有利的   外部环境,从而使中国的现代工业自民国成立后一波长达10年之久的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的现代经济水准有了一定提升,经济面貌有了一定改观,并由此带动了政治、思想、社会等各方面的变化。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6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成立后,社会各方面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
2024-01-27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