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1 题号:2086408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汉末年以来,各地封建军阀长期混战,中原地区人口大量死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及西晋统治者为补充兵源、发展生产,鼓励甚至强制少数民族入迁。晋武帝在位时,仅匈奴入塞者就有三十万左右。“终魏晋世,黄河、长江两流域间,连岁凶灾,几无一年或断。总计二百年中,遇灾凡三百零四次。其频度之密,远逾前代”。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汉国刘渊在其徙都平阳时,将民户也迁到平阳。在灭后燕后,前秦苻坚将关东胡汉人民十万户迁至统治中心关中。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

材料二:1850年代,美国许多州,尤其是西部各州在欧洲设立了移民办事处。1862年,林肯签署了《宅地法》,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美国公民或申请公民资格的人,都能免费获得一块160英亩的公共土地。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同年,波士顿商会还成立了美国移民公司,目的是从欧洲招募熟练工人。1865年以后,各州积极采取移民政策,招募劳动力的热潮从东部扩展到西北部。1850年起,美国移民数量剧增。从1820年至18880年,合计有1164万人移居美国。

——摘编自王晓峰《美国政府经济职能及变化研究》等

材料三:1954年,仅上海市无法就业的青年就达60多万人。在团中央的发起和组织下,全国迅速掀起组织青年垦荒队到边疆的活动。1956年,中共中央指出国家应当有计划地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决定从1956年开始,在12年内,要求国有农场的耕地面积要增加到14000万亩。1956年的移民垦荒任务确定为:由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上海等省市移出55万余人,分别安置在黑龙江、青海、甘肃、江西、内蒙古等省区,建立新的农业生产基地。1956年中央对移民垦荒的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迁移时所需的路费和住房、建设新村道路、桥梁、水井等费用,均由国家投资解决。

——摘编自闫存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移民垦荒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末年至两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迁徙的原因,并指出其迁徙的方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50—80年代美国外来移民潮形成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6—1957年我国省际移民迁徙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省际移民迁徙的历史作用。
2023·浙江·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遭受了多次战乱、天灾及瘟疫,境内人口锐减,耕地大量荒废。当时四川人口大约只有50万,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在此情况下,清政府实施“移民垦荒”政策。尤其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政府明确规定四川荒地归移民所有,全国掀起了移民入川的浪潮。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四川移民已达632万人。到嘉庆末年,四川人口更是达到2000多万,全国最多。这次移民中,湖北、湖南的最多,故称“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的移民使四川农业生产力迅速恢复。“五方杂处”的环境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川移民文化,如川剧。同时湖广填四川改变了汉唐以来由北向南移民格局,开创了由东向西大移民的先例。

——摘编自陈世松《大变迁:“湖广填四川”影响解读》

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伴随美国领土的扩张,兴起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大批移民争相跨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涌入“老西部”地区。到1830年,北部大湖平原成为美国的“小麦王国”。而南部的海湾平原则号称“棉花王国”。加州黄金热的出现,则使采矿业迅速推向整个西部。随着铁路运输的大发展,1870年,中央大平原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牧牛王国”。西进运动扩大了美国的生产基地和市场,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工农业生产,使它从一个地处一隅的小邦,变成一个泱泱大国。美国西进运动和西部开发的历史也有阴暗的一面,这就是对印第安人的掠夺和屠杀。这一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种族灭绝暴行,是美国历史上永远洗刷不了的污点。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湖广填四川”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湖广填四川”相比,美国西进运动的不同之处。并说明这种不同出现的原因。
2021-01-16更新 | 29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口迁徙中的文明史



——据【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据【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图2反映的人口移动的主体,说明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人口迁移路线图,说说你的设计并阐明理由。
2022-11-22更新 | 12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经济重心南移是宋元时期的突出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人均耕地为4.4亩,在南方却不足这个平均数,苏州地区亩产可达四石,但江南其他地方的亩产在二石左右。伴随着宋代人口及人口密度的增加,要求的耕地面积也相应扩大,于是开发梯田、围湖造田、围海造田相继加速。“烧畲山于山岗”,“教民焚燎而种”,但山林破坏后,雨则山洪暴发,旱则无水灌溉。……入宋以后,江南每岁漕运额由三四百万石增至六百万石,以致江南谷贵民贫。漕运的发展反映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离,使得中央王朝不能不仰赖江南经济上的支持。

——摘编自郑学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运用唯物史观评价经济重心南移。
2024-05-01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