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0980174
王夫之认为:“天下将治,先有制法之主,虽不善,贤于无法也”。“民气之不可使不静,非法而无以静之”。同时也指出:“法者非必治,治者其人也。”所以,“治之敝也,任法而不任人”。据此可知,王夫之主张(       
A.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并关心百姓命运B.治法与治吏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C.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以促进社会转型D.程朱理学严重脱离了社会现实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盖人求得心,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而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材料意在说明心学(  )
A.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B.极大地促进了思想启蒙
C.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权威D.蕴含了民主平等的理念
2020-11-02更新 | 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王阳明认为:“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这表明心学思想(     
A.提倡追求个性自由B.反对重农抑商观念
C.激励人们奋发进取D.鼓励存天理灭人欲
2023-03-29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明代王守仁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良知人人具有,不必外求,但需要重新发现、扩充、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由此可知,王守仁(     
A.强调自我的主观能动性B.提倡平等和叛逆的精神
C.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023-07-05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