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16 题号:21003279
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二人)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为弥补宰相的缺额或增加宰相的人数,皇帝往往指定自己信任的和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唐初此举(     
A.助推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B.导致了国家权力机构臃肿
C.降低了朝廷政令的执行效率D.加强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图为唐朝三省位置图,该图文说明唐朝三省
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若发现差错,可以不奉诏,甚至封还诏书,但一般都是奉诏执行。

①都位于宫城之内是为了便于皇帝决策②空间布局体现决策权与行政权的统一
③尚书省对门下省诏令具有一定否决权④职权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24更新 | 4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有学者评价三省六部制说:“若论此三省之来历,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也即是在内廷掌理文件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唐代内廷官变为政府外朝执政长官
A.导致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
B.反映了官僚内部矛盾尖锐
C.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D.调整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2017-11-20更新 | 1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唐太宗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有效地集中统治阶级的意志,把君主专制与宰相议事这种对立面的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为此他(     
A.改革完善科举制度B.架空三省宰相实权
C.实行政事堂集议制D.重用品位较低官员
2022-11-16更新 | 1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