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选官制度(汉-唐) > 察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7 题号:21218060
自秦至西汉前期,官吏的来源主要有军功、郎官等多种,但未形成常态化、稳定的选官制度。西汉中期以后,官吏的选拔注重孝廉、茂才、贤良文学之士,逐渐形成了完备的选官制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B.国家集权体制的强化
C.社会环境的相对安定D.农耕经济的繁荣发展
【知识点】 察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这三级完成的时间段分别是(       )
A.西周、隋唐、两宋B.秦汉、东汉、隋唐
C.秦汉、隋唐、北宋D.西周、秦汉、北宋
2017-10-26更新 | 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东汉在察举之后,规定对于人才的选拔,要先经过考试,而后量才录用。一般是将考试的内容,书之于简策,令被举之士“成以书对”,皇帝亲览其策,策试高第而举任要职。这一举措
A.取消了地方官对选官的参与权B.使得察举的对象发生转向
C.造成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D.为科举制提供了历史借鉴
2021-10-18更新 | 4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士人和小吏要在仕途上求发展,多以孝廉为阶梯。学者指出,此时孝廉以家资丰厚,累世仕宦,研读经书,晓习律令,且通过地方吏职历练的占大多数。来自贫寒之家,但才德兼备的很少。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战国B.东汉C.唐朝D.北宋
2021-05-19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