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 苏格拉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103 题号:2124364
公元前399年的一个傍晚,在苏格拉底即将处死的那天晚上,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他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与其思想本质一致的是
A.王守仁“致良知”
B.大卫·休谟“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C.康德“思想自由”
D.马尔克斯“生命无非是一连串活下去的机会”
【知识点】 苏格拉底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苏格拉底即使在被自己同胞不公正地判处死刑之时仍大谈“遵道德、重公义,法律至宝,法制为贵",认为人生价值莫过于此。这说明苏格拉底
A.始终践行“美德即知识"B.对民主缺陷感到无奈
C.坚定地捍卫法律尊严D.无声地反抗社会精英
2020-11-05更新 | 1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西塞罗说,“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西塞罗旨在说明(     
A.讲美德与知识有机结合B.将理性主义发扬光大
C.追求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D.主张哲学研究的主体是人
2019-12-05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苏格拉底认为美德能带来幸福,而美德来白人们正确的认识;人的错误是因为无知,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行为正确,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就是道德知识。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人应该理性思考B.重建道德价值观
C.人是万物的尺度D.美德来自于知识
2021-02-06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