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8 题号:2128085
材料一 在绝对意义上,20世纪发生的集体暴力比过去十个世纪发生的还要多。在1900~1999年之间,世界上爆发了250场国际的和国内的新战争。大约1亿人直接死于由政府支持的、由军事单位组织的集体暴力,故而蒂利称20世纪为“暴力的世纪”,霍布斯鲍姆则将1914~1991年人类的历史称之为“极端的年代”。                            
——摘编自闾小波《从对抗到和解》
材料二 二战结束60年了。虽然这60年中世界并不太平,各种暴力冲突和战争依然在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文明,但大国战争已然远去。……二战的战争规模和破坏能力达到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规模,二战期间人类军事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例如核武器的产生和发展,已然揭示了战争前所未有的文明悖论:如果新的世界大战再度爆发,人类将可能无法从战争的摧残中恢复。
——中国日报网《二战启示:世界和平依然任重道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被称为“暴力的世纪”、 “极端的年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大国战争已然远去”。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蓝色海洋---国家角逐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材料三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1)根据材料一图所示的事件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 根据材料二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
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试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4) 根据材料三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
2013-04-18更新 | 7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2014不是1917,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的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材料二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材料三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四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材料一中提到的“1894年”中日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在二战胜利结束近70年的今天,中国政府为什么将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举行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
2016-06-02更新 | 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历史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在波兰《选举报》发表文章,谴责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称“今天我们明白了与纳粹德国签订的任何形式的条约都是不可接受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承认莫斯科与希特勒的交易“不道德”。“苏联始终努力在欧洲创造一个反法西斯同盟,这个计划失败之后才签署了条约”;“当苏联意识到自己正独自面对纳粹德国时,苏联不希望两国爆发直接的冲突,于是就诞生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俄罗斯文化部长弗拉基米尔·梅津斯基声称签署该条约“是斯大林伟大的外交胜利”。

作为合约签署的另一方,德国总理默克尔谴责了这份包含秘密瓜分波兰和把波罗的海诸国划拨给苏联的秘密协定,同时坦诚德国在二战历史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默克尔说:“在我个人看来,除非你了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那些秘密条款,否则你很难理解为什么会签订这份条约。”“就这个观点来说,我认为这个条约是不正确的,它建立于一个非法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新浪网《普京为二战〈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辩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2019-04-03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