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2 题号:21280982
原始佛教反对偶像崇拜,不用雕塑或绘画的方式表现佛的形象。公元1世纪,丝绸之路上的古印度犍陀罗地区首先出现了石刻佛像,其形象和服饰带有古希腊雕塑的典型特征。这一现象能够说明(     
A.文明交流促进文化革新B.佛教已经实现了希腊化改造
C.丝路改变艺术创作方式D.古印度是东西文化交流中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出土于中国青海喇家遗址的面条状遗存(距今4000多年)被认为是已知最古老的面条。公元4—5世纪时,谷物磨粉制作面条的技术经朝鲜传入日本。有学者考证,作为日本拉面前身的中国面条实际上是中亚、印度、波斯等外来食品传人后,中国人将其口味与做法融合而成的。材料可用于说明(     
A.中国面食制作技术的独创性B.中日两国文化的同源性特征
C.古代商路对饮食文化的影响D.物种交流丰富了食物的种类
2023-07-24更新 | 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阿富汗的青金石随着丝绸之路上的商队的行进而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作出了贡献。这说明丝绸之路的意义是(  )
A.文化交流B.商品交流C.宗教交流D.军事交流
2022-02-20更新 | 38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菩萨像取自敦煌莫高窟壁画,画像衣纹线条非常柔软,好像被风吹起,一叠一叠的,这种线条完全脱离了印度的画法,而接近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这反映了唐朝
A.儒学深刻影响佛教发展B.佛教文化开始了本土化
C.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融合D.绘画注重意境忽视法度
2020-07-22更新 | 1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