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教育与选官用人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213854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的张伯苓,不仅是教育家,也是体育家。在他创办的学校里,体育真正摆在与智育、德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他幼年体质孱弱,在进入北洋水师学堂后,就格外重视这所军事院校开设的体育课程,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了自己的体质,使他更加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各门知识的学习中。近代中国是落后的,这种落后也体现在体育上,张伯苓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同时张伯苓还认为“研究问题,固然要紧,而熏陶人格,尤其是根本”,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标志首先体现在身体逐渐摆脱对他人的依赖上,只有在身体上自立才能进一步实现行动自立、经济自立和精神自立,而身体上的自立是通过体育锻炼来实现的。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张伯苓力倡“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的思想。

——摘编自王彦力《张伯苓;中国注重体育第一人》


(1)根据材料,概括影响张伯苓力倡体育教育思想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教育是立国之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19世纪60年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基本实现了普及教育。与此同时,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在普通中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贯彻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针。到19世纪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发展近代教育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德国发展近代教育的措施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何启示。
2022-07-06更新 | 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真正属于“家天下”的事例,主要有两项:一为“皇位世袭制”;二为“皇族特权制”。皇位世袭制史称“皇统”。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行嫡长子继承制。如西汉有司请于文帝曰:“……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文帝许之。启为太子,后即位为景帝。

“皇族特权制”……秦朝建立,李斯主张“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置诸侯不便”。刘邦……大封其子弟为九国,占去国土的大半。东汉史学家班固论曰:“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诸侯王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君国子民,拥有军、政大权。

材料2   说此制(三公九卿制)中有“公天下”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1)官僚制度——自秦朝以来,中央官吏不再行世卿世禄制度,而代之以官僚制度……

2)皇权的制衡制度……主要制衡方式有三种:一为太傅制度;二为廷议;三为法律……廷议也叫做朝议、朝会和大议等,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所议有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救灾、战争等等,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职位自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侯王、众卿、将军,下至大夫、博士、令长等……

3)诸卿的设置和执掌……

材料3   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郡县制,大小官吏都是来自地主阶级和庶人,这与西周时期的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度有根本的不同……柳宗元对于这一变化(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十分看重,给予了极高地评价。他在《封建论》一文中说:两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朝“有叛将而无叛州”,证明了郡县制是一种好的制度。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1)根据材料1,请你给“皇位世袭制”和“皇族特权制”作简明扼要的定义。
(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秦汉开始的选官制度是如何体现“公天下”的。
(3)你认为应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材料2中提到的“朝议”制度?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积极作用。
2022-08-16更新 | 11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英国两党制下,每次执政党的更替,都引起政府人员的大换班。在竞选中获胜组阁的政党,就把各种官职作为“胜利果实”,进行公开分赃,分给他们的支持者。针对官吏任用中的严重混乱和舞弊现象,反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自由主义者极力主张改革文官制度。……经过不断努力,18706月英国最终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规定除首相、各部大臣等政务官外,一切事务官即包括常务次官等文官职位的任命,都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他们不得参加政党活动,不与内阁共进退。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等

材料二   梁启超是倡废科举的维新健将。清廷废科举后,选士制度的缺失,使得晚清政府对国家的控制进一步削弱。无数出路阻塞的生员,除很小的一部分留学外,大部分生员只好在自己的家乡另谋出路,秀才当兵成为晚清的一个重要现象。对这些现象梁启超感触颇深。1910年他游历欧美,在亲眼目睹这些国家吸收科举制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合理内核,形成文官考试制度而发挥巨大的成效后就后悔了,转而称赞“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一大发明”,说废除科举是因噎废食、大错特错的一件事,甚至主张恢复科举。

——据杨键《利玛窦盛赞中国科举制》等整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改革文官制度的政治背景。
(2)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梁启超提倡恢复科举制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2021-01-02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