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7 题号:21454704
清末民初,把中国视为“东亚病夫”或“病夫国”等论调流行一时:时人指出,西方人“视中华为垂危之病夫,床笫呻吟,罔然自主”;民初的一则广告曰:“欲雪东方病夫之耻乎?请速服强体大王的血中宝”。由此可知,“东亚病夫”等论调(     
A.表明传统中医疗效不彰B.反映民众精神危机严重
C.被大量应用于商业宣传D.呈现出浓厚的民族意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与古代文化典籍有关。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中的“解民生之多艰”源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的“止于至善”源自《礼记》。这表明(     
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D.儒家思想观念影响着教育发展
7日内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林立,南北朝的史学家竭力标榜自己所仕的王朝是华夏文化的正宗继承者,竭力贬斥竞争政权为蛮夷。这一现象反映出(       
A.争论中蕴含着文化认同B.儒学正统地位受冲击
C.明“夷夏之辩”的重要性D.南北文化交流被阻断
2023-07-10更新 | 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汉书》载,“王道衰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诸子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材料表明百家争鸣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分封制的崩溃和瓦解B.士的阶层的崛起和活跃
C.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D.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2024-02-29更新 | 1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