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赋税制度(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21490881
汉代曾对女子晚婚者采取了累进课税法。“凡女子十五岁到三十岁以上不结婚者,分成五等,每升一等,加征一算”,即一个女子到了三十岁以上不结婚,国家每年要向其征收六百钱,相当于五个十五岁女子的算赋。这种累进课税法旨在(     
A.缩小贫富差距B.增加社会劳动力C.控制赋税收入D.扩大征税的范围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唐德宗时,宰相杨炎主持财政改革,将租庸调改为两税法。两税法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纳税人家庭资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改变了过去按纳税人家庭人丁数平摊赋税的办法。这一改革旨在(     
A.完善税收制度B.放松民间控制
C.推动商业发展D.增加财政收入
2023-12-14更新 | 3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施两税法,规定: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每年夏、秋两季纳税。其最主要的社会影响是
A.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增加国家支配土地的数量
C.促进以庸代役广泛推行D.抑制官僚地主的土地兼并
2022-01-19更新 | 1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绢布,二旬合计六丈)”,而唐代每户一年的户调为“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这说明唐代
A.实行“有役无赋”的税制B.通过免除赋役保障农时
C.百姓的赋税负担愈加沉重D.税制中力役仍然较沉重
2022-01-19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