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7 题号:21580510
某校高一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日本学问僧赴长安求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等。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佛教文化的传播B.文化艺术的繁荣C.政治制度的创新D.中外文化的交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唐朝著名僧人玄奘从长安到印度求法,曾途经巴米扬。巴米扬石窟是现存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佛像(如下图)。据此可知(  )
A.巴米扬石窟是玄奘学习佛法重地B.巴米扬石窟的保存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C.巴米扬曾是佛教圣地D.巴米扬是佛教发源地
2022-02-20更新 | 4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84年,《儒家伦理》作为新加坡小学德育选修课本出版。新加坡教育部对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以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开展培训,这些做法意在(     
A.传承中华文化精髓B.构建多元社会结构
C.厚植民族文化根基D.抵御西方文化侵略
2024-05-03更新 | 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84年,新加坡成立二十五周年时,新加坡国立大学筹办了一项题为“儒学在新加坡”的展览,把儒学在新加坡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儒学在民间振兴的时期(19世纪至1982年);二是朝野同倡的儒学发展时期(从1982年开始)。该展览反映了(     
A.儒学是新加坡的治国思想B.儒学增进新加坡文化认同
C.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D.新加坡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2023-07-06更新 | 1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