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2159269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在夺取全国政权后不到三个月便第一次踏出国门,时间长达两个多月,终于“虎口夺食”,取得了令他满意的结果。回国一个多月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毛泽东再次表示,中苏条约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这次缔结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帝国主义者如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请好了一个帮手”,“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摘编自沈志华《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材料二   尼克松在20世纪50年代曾以反共反华著称。不过,作为一个具有现实感的政治家,他在对华政策上的观点到60年代中期出现了变化。1967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虽然重复了攻击中国的陈词滥调,但又暗示了美国修正它的敌视和排斥中国的政策的必要,第一次含蓄地提出了同中国接近的主张。1969120日,尼克松在发表就职演说时又间接地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国家无论大小,它们的人民都不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1970101日,尼克松向《时代》杂志的记者公开表示了访华的意愿。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苏缔结条约对新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对华态度转变的原因,并回答尼克松访华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外交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2: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3: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地结合起来……
——“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
(1)材料1中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2)材料2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结合材料3分析这项政治制度有何优越性?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4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材料5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6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
2008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请回答:
(3)“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改变?建国初期,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哪些?
(4)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5)依据材料6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
2016-11-27更新 | 2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下图所示: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美国成了唯一超级大国,它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立在美国主宰下的单极世界或叫做“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在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努力,伊拉克战争正是它在“9.11”后打着反恐旗号实现这个战略的重要一环。但是,另一方面,其他一些大国或力量中心,如欧盟.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在崛起,它们的综合国力正在发展壮大,它们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多元化,反对由任何一个大国主宰世界事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斯塔夫里阿诺斯说19世纪70年代“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2)概括促成20世纪70年代中国建交高峰的国内因素。

(3)请举两例,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在新的世界格局下,大国之间致力于建立怎样的关系?有何意义?

2016-11-27更新 | 1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共同纲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1979年春,邓小平在与广东省领导谈话时,提出“在那里可以划出一地方来,叫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几个月后的一份中央文件中指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中央决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基本的外交方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外交关系改善的原因及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反应?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2019-12-12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