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21620368
据统计,从1949年到196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由203.1万人增至 732.13万人,11年间增加了529.03万人,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第一次人口增长的高峰。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B.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升D.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表为1957年我国部分产品计划产量增长表,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产品名称1952年产量1957年计划产量计划增长率
棉布11163.4万匹16372.1万匹47%
食用植物油72.4万吨155.2万吨114%
面粉299.0万吨467.0万吨56%
346.0万吨593.2万吨71%
A.“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B.轻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C.政府重视社会民生问题D.我国优先发展了重工业
2023-03-10更新 | 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作出“三线(西南、西北)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涉及钢铁石油、农林等300多个重大项目,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昆铁路等重大项目以及攀枝花等新兴工业城市。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A.完善了国民经济结构B.体现八字方针对工业的调整
C.打破了西方经济封锁D.改善了国防实力和经济布局
2022-05-08更新 | 5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所示是我国“三线建设”的一幅宣传画。“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的基本设施建设。对“三线建设”理解正确的是(  )
A.“三线建设”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三线建设”实现了东西部经济的平衡发展
C.“三线建设”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军事色彩
D.“三线建设”体现了“八字”方针对工业的调整
2022-12-19更新 | 2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