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21753633
古代冠礼与当时国家、社会、家族对于青年人修身立德,道德至善的期待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以人伦,赴以礼仪

在早期儒家有关礼的讨论中,冠礼一直颇受重视。《礼记·王制》列举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冠礼居首。《冠义》中强调古者圣王重冠”“古者重冠 敬冠事”“其礼可不重与。汉代极重冠礼,汉惠帝行冠礼,宣布赦天下,开帝王行冠礼而大赦天下之始。而魏晋隋唐冠礼衰弱之势明显。宋代的一些士大夫主张要在全社会复兴冠、婚、丧、祭等礼仪,以此弘扬儒家文化传统。明朝冠礼实现了第二次复兴。明洪武元年诏定冠礼,从皇帝、皇太子、皇子、品官,下及庶人,都制订了冠礼的仪文,总的来看,明代冠礼比较盛行。

——摘编自顾超一《成人与入世基于冠礼礼义的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冠礼礼义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有效地切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中国人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为了防止凶险可怕的游牧部落入侵,在那里筑了一道长达14000里的长城。这种与世隔绝的意义就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较中东或印度诸民族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土地是否适宜耕种这一点,确定了中国文明的分布范围……中国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各地区的中国人,尽管各自操的方言不同,但都懂得这种书面语……与共同的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二千年之久;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征召有才能的人较之西方特有的、进行法律和制度方面的改革,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其精华部分仍然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借鉴传承。近年来,“孔子学院”相继在韩国、法国和非洲开办,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后,向西方学习,在近代中国逐渐成为一种强劲的时代潮流。这种潮流由初期试探性的、全盘西化式的学习,逐渐发展到选择性的、批判性的学习。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称谓,始由近代初期的“夷学”,发展到“西学”,及至“新学”。通过向西方学习,经过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国文化完成了自己的时代嬗变,形成了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同政治、救亡图存密切结合的,以爱国、革命、革新、开放为特征的近代文化。这是一个无奈的、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的、新生的过程。

——摘编自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明能够保持连续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儒家思想依然具有现代价值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4)综上,谈谈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我们的启示。
2023-06-30更新 | 1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创立的“家国同构”的教化模式,把教化天下的任务分摊到每个家庭来承担,直接把家庭这个社会最基层的单位及人所依赖的生活环境变成了道德教化的组织机构。《三字经》中提出的“子不教,父之过”,就是社会向家庭分摊教化任务的明证。在家庭伦理方面,古代家教首先推重儒家提出的“孝悌”观念,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家庭内部的和谐、有序,而且具有尊老抚幼的社会保障功能。它成功实现了把家庭伦理同人际伦理、政治伦理的对接和统一。

宋代进士袁采在《袁氏家范》中提出“子弟有愚缪贫污者,自不可使之仕宦。”清代监察御史蒋伊在《蒋氏家训》中明文规定:子孙如果“有败类不率教者,父兄诫谕之。谕而不从,则公集家庙责之。责乏而犹不改,甘为不肯,则告庙换之,终身不齿”。

材料二   在严复看来,个人的自由,若遇到国家的危机,后者更为重要。他告诫子女:“事遇群己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更切毋造孽。”1921年10月3日,饱受肺病折磨的严复在弥留之际,郑重交代儿女:“须知中国不灭,或有损益,旧说必不可叛。”

1936年,黄炎培四子黄大能即将赴英留学,黄炎培手书“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的“32字家训”相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黄炎培家庭教育的主要观念并对此进行简要评价。
2020-12-03更新 | 3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过:“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泰勒博士也说过,“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当今是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定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摘编自韦绍波《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材料二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大卫格兰多预测今后世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比重将越来越少,到2050年,被广泛运用的语言将分别为中文、印度-乌尔度语以及阿拉伯语。中文正在跃升为全球性的语言,可见“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创办非常有必要。孔子学院创办于2004年,由教育部直属的事业单位国家汉办与国外大学和教育机构合作建立,是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官方汉语推广部门。孔子学院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摘编自张倩《论孔子学院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现阶段在海外兴建“孔子学院”的原因。
2023-03-18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