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7 题号:21756905
1918年,蔡元培指出:“凡用自己的劳力作成有益他人的事业,不管他用的是体力、是脑力,都是劳工。所以农是种植的工,商是转运的工,学校职员、著述家、发明家,是教育的工,我们都是劳工。我们要自己认识劳工的价值。劳工神圣!”这一看法(     
A.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B.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C.使工人运动逐渐走向高潮D.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平等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1917年6月,钱玄同在《新青年》三卷四号上的《论世界语与文学》一文中就有在汉语中嵌入世界语的提议,“故今日遽欲废弃汉文而用世界语,未免嫌早一点。然不废汉文而提倡世界语,有何不可?”这表明钱玄同(       
A.秉持偏激的文化观B.否定封建传统伦理
C.主张融入近代社会D.倡议培育国民精神
2024-04-22更新 | 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2】20世纪初,北大某教授撰文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作者意在
A.振作少年精神B.发动文学改良C.推动文学革命D.反对愚昧与专制
2018-11-07更新 | 33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胡适等人所提倡的“文学革命”仍局限在“城市中的新兴知识分子和工商业阶层”的时候,以晏阳初为首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欧洲开展起面对华工的“识字运动”。通过与华工的密切接触,晏阳初切身体会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力量就蕴藏在这些目不识丁的华工身上。这说明(     
A.国内外环境的差异造成新文化运动启蒙对象的变化
B.部分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社会底层力量的重要性
C.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已转变为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D.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中国社会变革新力量的出现
2024-05-19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