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1 题号:21830354

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订字源的字书。其中,释“僧”字为“浮屠道人也”,释“塔”字为“西域浮屠也”。“浮屠”即梵语Buddha的音译,可指称佛陀、佛教、佛塔等。这些考释可用于佐证(     

A.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B.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交流
C.佛教主动融入中国文化D.统治者对佛教大力推崇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有学者指出,在张骞到达中亚前,后来丝绸之路的西段实际上已开通,而张骞的西域“凿空”使中国的丝绸、漆器、铁器、皮制品,甚至杏树、桃树的种植术都开始向西传去,而西域的各种特产、奇物、乐舞、宗教等也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原,其中最具希腊化文明特征的就是融佛教精神和希腊造型艺术为一体的犍陀罗艺术。据此可以推知(     
①陆路取代海路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新桥梁
②希腊化世界故地与丝绸之路有一定的重合
③商路的开辟对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10-07更新 | 1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后汉书》载:“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武威郡治所)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后世出土的敦煌汉简有“远客”“东方来客”“有客从远方来”参与“通关市”的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A.农耕经济呈现衰退趋势B.边地出现工商业市镇
C.朝廷加强对西域的管理D.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2023-12-18更新 | 2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表为《后汉书·西域传》中的两则记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大秦,亦即罗马)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阻隔)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今越南中部)徼外献象牙、犀角、瑇瑁,始乃一通焉
(天竺于)和帝时数遣使贡献。后西域反叛,乃绝。桓帝延熹二年、四年,频从日南徼外来献
A.中国与罗马尚未建立直接联系B.海路是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
C.日南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D.东汉对西域的控制力大为削弱
2024-05-30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