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1 题号:218770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东等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对当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在18651010日给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摘编自许国林《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地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三个多世纪,移民新大陆的欧洲人还不到300万人,从拿破仑战争到大萧条,大约有3200万欧洲人来到美国。近代早期,到达新大陆的非洲黑奴数量比欧洲移民的总数多了三倍,后者中有一半以上也是受某种形式的逼迫:军事征召、契约奴、罪犯。就移民运动本身而言,其进程更像是贸易而不是移民。……不过到十九世纪50年代以后,奴隶贸易实际上已经结束了。来自亚洲的移民虽然给人以苦力形象,但也大都是自由移民。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持续性的人口大爆炸首先发生在欧洲,财富的高增长和分布的不均衡对历史上第一次远距离人口大迁移提供了持续的刺激。

——摘编自【美】摩亚《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的移民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

材料二   人才培养始终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发力点,我国通过强化人才培养,助推创新驱动力。据介绍,2016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79.9%)。“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引进国外高水平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国内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国内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在读学生已超过30万人,我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合作方。”

——教育部“十三五”期间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情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世界有哪些强迫性移民?带来了哪些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总结我国留学生回国的原因有哪些?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旧金山唐人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60年代,旧金山唐人街初步建立。1906年美国排华高潮时期,旧金山唐人街经历大地震。20世纪20年代旧金山“新唐人街”建立。以下是关于旧金山唐人街部分文献研究资料   

序号著作或论文简介
张德彝《欧美环游记》,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合订本)记录了作者1868年访问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见闻和思考,文本成型的时期正值旧金山华人聚集区逐步成为旧金山唐人街。
泗丽莎《百年金山:我的美籍华人家族奋斗史》,王金凯译追溯了泗家从1867年进入洛杉矶唐人街,直至作者生活年代(1920年代)的历史。
彼得和杜桑卡·米赛耶维奇《中国人在美国的发财史》侧重考察中国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历程及遭遇,关于排华运动时期的历史着墨甚多。
赵欣《近代旅美华人华侨与中美文化的互动》(硕士学位论文)随着北美华人的不断扩展,不同类型的华侨在不同的领域里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被动或主动的传播。
岳志强《“文化传播”理论视角中的传教士与美国华人社会,18481900》(博士学位论文)将传教士群体视为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者,对传教士在美国华人社会的宗教文化传播行为进行研究。
陈勇《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501943考察18501943年间中国移民的心路历程,以及遭遇排华法案并试图克服种族歧视的历史处境。
安东尼·李《图绘唐人街:旧金山的艺术与东方情调》从文化地理学和艺术社会史的角度考察了关于旧金山唐人街的摄影和绘画,涉及唐人街的街景、艺术界、民众日常生活等方面。
乔热《唐人街的儿童:在旧金山生养美国华人,18501920考察了旧金山唐人街的家庭和学校,其内容关系到华人移民对于中美文化的态度和选择。
陈静瑜《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视华埠为一具有强大的社会经济潜力、把中国移民带进美国社会的主要桥梁。


(1)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十九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大量引进华工的背景。
(2)请你围绕旧金山唐人街的变迁,提取信息,自拟一个研究主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4-22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苏跨江临海,港口众多,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核心位置,自古就有先民流寓海外。自六朝以来,江南人口迅速增长,对外交往非常频繁,吴地成为重要的造船和出海基地。古代江苏移民为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构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日本福冈地区发现的绳纹文化晚期的水田遗址,成为吴越稻文化传播日本的最早例证。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地就有从事纺织、制镜等技艺的工匠流寓日本、朝鲜等国传艺营生。吴人知聪携内外典、药书移居日本,还携带了佛经、佛像等物,对日本早期的佛教产生了一定影响。

——摘编自邵政达《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古代江苏海外移民探析》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江苏就成为中国东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江苏人通过各种途径移民出国者日益增多。1860年清廷和英、法两国先后签订了《北京条约》,正式确立华工出国的合法化。江苏逐渐成为广东、福建以外移民海外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自1872年晚清政府选派留学生起,江苏籍人数在近代海外留学移民中始终居于前列。一些工商业者为谋求企业发展,或为摆脱洋行控制,到海外开拓销售市场或分支机构。据有学者估算,一战华工大多来自华北地区的山东、河北与河南等地,江苏人次之。

——摘编自丁美丽《跨国主义视域下近代江苏海外移民探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朝以来江苏先民“流寓海外”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江苏海外移民居多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明交流的视角,比较古代与近代江苏海外移民现象的显著不同。
2023-11-10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