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经济的发展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 题号:2193415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借债人可以通过宅舍、田地甚至是牛羊、粮食等进行质押借贷。此外,借债人还可以通过保证人担保的方式借贷。唐代政府规定过民间借贷利率的上限,如果利息超过本金后再计息索债,或者计复利(民间称“驴打滚利”),则政府不予承认和保护。《唐律疏议》对于借款违约的情况作了详细规定。唐代政府禁止郡县官僚私人放贷,天宝九年(750年)政府下令;如郡县官僚放贷取利则先予免职,放贷所获收益收归政府;禁止家庭成员私自抵押家产借款以及向入境少数民族放贷。

——摘编自李莹、张兴胜《唐代的民间借贷》

材料二   宋代政府鼓励民间私人放贷,比如在灾荒之年,政府一般不进行放贷,而是通过私人放贷来帮助小农渡过难关。针对民间借贷行为中的高利贷、违法借贷行为,宋代政府则不断规范并进行限制打压。宋代民间借贷关系已经影响到社会各阶层,小农为借贷的主要群体,地主则为放贷的主要群体。商人、手工业者从事借贷活动的情况也非常多见。宋代有“京债”一说,指的是官员被任命后,在京师置办行装、支付旅费等借贷活动。还有部分退职官员由于俸禄降低,只好典当衣物、租借耕牛,自己从事农业生产来补贴家用。

——摘编自杨瑞璟《宋代民间借贷的特点与积极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民间借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相较于唐代,宋代民间借贷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开放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宗“端拱二年五月,诏自今商旅出海外蕃国贩易者,须于两浙市舶司陈牒,请官给券以行,违者没入其宝货”。神宗元丰年规定“诸非广州市舶司辄发过南蕃舶缸,非明州市舶司而发过日本、高丽者,以违制论。”到元丰八年改为:“诸非杭、明、广州而辄发海商舶魟者,以违制论”。外国商船也要申领凭证,规定“召本土有物力户三人,委保物货内不夹带兵器,若速禁以堪造军器物,并不过越所禁地”。元符三年“又诏应蕃国及土生蕃客,原往他州或东京贩易物货者,仰经提举市舶司陈状、本司勘验诣实,给与公凭”。

——关履权《宋代广州的海外贸易》

材料二   晚清实银的成色在各省通用的宝银共计一百零四种。随着贸易的发展,记账方式需要更简洁的方法,由此代表实银交易符号一虚银便产生了。虚银的一般符号是“平”,主要有六种.1855年,外商采取步骤用墨西哥银元取代本洋,但是遭到了中国商人的拒绝,上海已处于商业交往没有价值标准的困境之中,——无论是买或卖,都不知道收受什么或必须支付什么。咸丰年间,上海的外国银行和商界议定,将双方来住帐目一律改用规元计算,计算时首先把宝银换算成纹银成色标准(清朝法定银两标准成色),再以九八除之即得规元数,因此得名九八规元。自1857年,上海商人改用规银作为记账单位后,使上海的通用记账虚银单位只有规银一种。

——摘编自刘育梅《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

材料三   建国初期,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中国主要贸易对象。特别是通过与前苏联的进口贸易和使用其政府贷款,中国引进了急需的关键设备和技术。同时,中国努力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贸易合作关系,千方百计开拓与西方国家的民间和官方贸易渠道,此时的出口贸易主要是通过香港地区的转口贸易,用于换取外汇。

——尹智超《新中国70年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市舶司公凭制度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海规银”产生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初期对外贸易的特点。分析这一时期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
2023-12-27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

材料一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材料二   在全国抗战初期的大发展中增加了70余万新党员。他们绝大多数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很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思想和作风的影响。……1941年前后,抗日斗争形势变化较小,党内已经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全党普遍整风从1942年春开始……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发表讲话,他指出: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座谈会后,文艺界进行了认真的整风学习。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

材料三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习近平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艺术世俗化趋势的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产生的背景和目的。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国文艺工作的认识。
2022-05-31更新 | 1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笔记是随笔记录的短文,或记当时见闻,或记读书心得,内容广泛,不拘形式。笔记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地理、科学工艺、文学等,往往为正史所不载。还有一些笔记,评论史籍,考订史事,对于阅读、鉴别史料也有参考价值。

《东京梦华录》是重要的笔记史料,着重记载了北宋东京汴梁城内外规模、河道桥梁分布、宫殿位置、街巷游观以及商店、货摊、酒楼、夜饭店等市易情况。所叙皇帝出行仪制,观看百戏情景及郊仪、行礼仪、皇太子纳妃等宫廷仪式与民间习俗。

——摘编自安作璋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以《东京梦华录》为例说明笔记作为史料的特点与价值
2024-05-14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