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 题号:2194701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忻口是保卫太原的战略要地。1937年9月,日军开始分路向晋北进攻,并将前进矛头指向平型关。国民党阎锡山急令所部在平型关布防。八路军由陕西来援,于9月19日抵达平型关右侧。国共两党军队商定,国民党军队主力在平型关正面阻敌前进,八路军第115师抄袭敌后,晋绥军第71师由团城口出击,共歼敌于平型关前。19日夜,八路军129师第769团歼灭日军100余人、烧毁敌机24架,取得了阳明堡机场夜袭战的完全胜利,极大支援了国民党守军的忻口防御作战。9月25日,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9月28日,大同之敌南下,截断平型关后路,平型关守军乃被迫后撤。但由于阎锡山忽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加强娘子关方向防御的建议,以致10月26日娘子关被日军攻占,对忻口的中国守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战局急转直下。11月2日,坚守阵地23天之久的中国守军不得已从忻口撤退,太原随即沦陷。

——摘编自刘存善《忻口战役始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忻口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忻口战役的意义。
【知识点】 全民族英勇抗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近代以来日本政府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政府与大清帝国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这将便于日本控制朝鲜与北京。海军希望取得台湾,以此作为日后进军南亚的基地,同时也想租用辽东半岛。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日本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施行自卫,抵抗暴力。

……

中国以责任所在,自应尽其能力,以维护其领土主权及维护上述各种条约之尊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

材料三 日本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马关条约》”中关于“商业”特权的内容,并说明这一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抗战之初,国民政府为“抵抗暴力”采取了哪些积极举措?有何意义?

(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结合所学指出该文献签订的背景。

2018-06-22更新 | 8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古往今来,中国统一民族国家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阴山以南及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加强对东南沿海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控制,设郡县。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在边疆治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管理机构备注
中央理藩院掌管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的民族事务
地方内地18个省设总督或巡抚;省之下设道、府、县
将军辖区在奉天、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设置5个将军辖区,由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办事大臣辖区在西藏和青海设置办事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藏区
盟、旗在蒙古族地区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加强地方管理的特点。

材料三 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三中的史料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材料四   

序号史实
(共同纲领》第五十一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1950年,政务院颁布(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方案》和《少数民族妇幼卫生工作方案》。1951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1952年,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县级卫生基层组织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的自由
“一五”计划期间,内蒙、新疆、西藏、昌都等地,投资重心以交通运输和工业建设比重为大
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4)依据材料四,选用两则历史资料,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并用所选资料对主题加以说明。
2020-02-21更新 | 11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的工厂、学校、人口及各种机关向西部后方迁移。这场大西迁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一 1933年,约30万件的故宫文物由北平运往上海。1936年12月,又从上海迁转南京。1937年8月,故宫文物奉令分三路紧急西迁,经过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广西等省,辗转万里,于1939年先后到达贵州、四川,并妥善保存到抗战胜利。

——摘编自段勇《国宝大迁徙:民族文化遗产保卫战》

材料二 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战时教育协会,负责全国各地学校和研究所的迁建工作。1938年2月,由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师生穿越崇山峻岭,行程3500里,迁往昆明。学校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8年间,西南联大共毕业了3882名学生,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

——摘编自宫炳成《略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高校的内迁》

材料三 1938年春,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源源不断的人流涌入宜昌,向四川撤迁的各种大型设备、军工物资、文物等也先后运到宜昌,等候换载入川。当时入川少有公路更没有铁路,惟有走长江。更为严峻的是,自10月下旬起,长江上游只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可供较大轮船航行。在这紧要关头,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调集公司的资金、船只和人员,在短短40天内,运送了人员150余万、货物100余万吨,其中包括两万吨空军器材和广东炮厂的物资之后,西南地区很快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工业区,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

——摘编自晓真《中国抗战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文物迁移期间国内时局发生的变化。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大西迁以西南地区为目的地的理由,并简析抗战时期大西迁的历史意义。
2019-09-15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