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走向整体的世界 >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2195745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巴蜀地区城市居民生活所需的农副产品、日常用品,乃至各种奇珍异宝,皆能在市场上买到,农村地区的手工业品、农副产品源源不断输送至城市市场中。城市中居民大都脱离农业生产,生活所需多从专业化的“米市”“布市”中采购获得。城市中还出现了大量的酒肆、酒楼,开设了大量的旅店以供住宿,不仅有许多官、私医生可为人们诊病,而且还设有药市或药肆等为居民买药提供方便。

——摘编自李映涛《唐代巴蜀城市商业发展特征浅析》

材料二       15—18世纪,英国伴随着城市经济的扩张,旧的国内贸易格局逐渐被打破,商业联系加强,大宗商品如羊毛、呢绒、谷物、畜产品等都在国内市场上大规模地跨区域流动,统一的国内市场最终形成。对外贸易主要贸易区由最初的欧洲拓展到东印度和美洲,到18世纪英国对外贸易已经遍布全球各地。1554——1680年间建立了49个股份制公司,至1695年,增加到150个。商店、交易所、客栈等灵活自如、方便及时的新的流通方式出现。伴随16、17世纪商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各种信用手段如借货、汇票、期票、债券和抵押等都已流行。18世纪时,政府进行了公共财政改革,以发行证券与公债券来筹集资金。

——摘编自王瑞红《转型期英国商业发展及对商人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巴蜀城市商业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转型期英国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和西欧的历史上都有土地集中的情形。英国圈地运动中,土地集中后用于养羊,由于养羊所需劳动力比种植业少得多,因此被赶出土地的农民只能到城市谋生,从而使资本主义工业得以发展。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兼并不是为了发展畜牧业,而是仍然用来经营种植;而种植业对劳动力需求较大,土地虽然向少数人手中集中,但是仍然由大量农业劳动力分散经营。其结果是,土地兼并只是把农民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却未能割断农民与土地的联系;没有减少农民的数量,减少的是自耕农,却又增加了佃农和雇农。

——摘编自徐旺生《农业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对外贸易是濒海国家积累财富、吸收先进文明和富国强兵的主要途径。17世纪东亚海权时代的开启,结束了之前东亚海域的自由贸易时代。海权竞争无不以武力为决断。欧人挟船坚炮利的优势,在17世纪陆续将东南亚的海岛地区殖民化,使这些原本贸易繁荣的地区在17世纪以后发展停滞,很大程度上疏远了近代先进的制度和技术文明。欧人尽管尚无力以武力征伐东南亚的半岛国家和中日两国,但半岛国家和中、日海权的丧失,对外导致难以吸收先进文化和技术,失去直接并大规模参与不断创造巨大财富的世界贸易市场;对内则导致海洋商贸意识淡化而大陆型专制和集权意识强化,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停滞,与外部世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摘编自庄国土《17世纪东亚海权争夺及对东亚历史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圈地运动与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东亚海权丧失的相关背景,并说明其对东亚的影响。
2023-05-10更新 | 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材料一16世纪上半期及16世纪七八十年代,葡萄牙进口了欧洲市场75%以上的香料。即使在16世纪中期,其香料进口量仍比利凡特多。利凡特贸易是葡萄牙香料贸易的补充,它只能在葡萄牙贸易遭遇困难时复兴。在葡萄牙人的经营下,里斯本成为欧洲的香料之都,甚至整个葡萄牙也成为万里飘香的国度。葡萄牙主宰了16世纪的香料贸易,促使欧洲香料的价格出现了下降。新航路航线虽长,但无须水陆交接转运,减少了运费,故降低了香料价格。

——摘编自田汝英《葡萄牙与16世纪的亚欧香料贸易》

材料二16世纪末,欧洲通过葡萄牙人和地中海东部的商道向东方输送了相当于72吨的白银。为了减少贵金属的使用,商人尽量采用物物交换的三角贸易形式。荷兰人循着葡萄牙人的足迹来到东方,与中国进行三角贸易,这种贸易包括用东南亚的各种香料换取中国商人的茶叶。而伦敦商人计划用他们的货换取印度的棉布,再用棉布换香料,从而建立三角贸易,减少从英国出口贵金属。18世纪,英国在亚洲海域三角贩运贸易逐渐建立起来。三角贩运贸易减少了贵金属的使用,有效换售出英毛织品。三角贩运贸易也使广州成为东南亚香料集散中心。

——摘编自严小青《冲突与调适:16~19世纪广州口岸的中外香料贸易》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8世纪亚欧香料贸易兴起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香料贸易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作用。
2023-01-06更新 | 3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他们眼里,“财富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财富,要提高国民财富,就要增加国家拥有金银的数量”,他们“主张通过贸易顺差获得金银财富”。

——郭冠清《西方经济思想史导论》

材料二国有企业往往左右一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英国国企经历了如下变化:

1945年7月艾德礼取代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1945年底,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此后陆续在其他部门推行国有化,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展开。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1980年代开始,大规模出卖国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形成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并存的“混合经济”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政策思想?这一政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西方社会的变迁。(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2020-11-02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