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 正面战场的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22085308
抗战时期,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印制发行了一幅宣传画——《我愈战愈强,敌愈战愈弱》,画面上的中国士兵头戴钢盔,形象坚定而威严,背后是我方的飞机和工业设施;画面下方则是在火焰中举起双手和负伤的日寇。该宣传画(       
A.旨在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B.说明我国已经初步实现工业化
C.揭示了全民抗战的重要性D.彰显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之本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38年《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政府根据民生主义信条,实施计划经济,凡事业之余国营者,由国家筹集资本,从事兴办,务使之趋于生产的合理化”。时任经济部部长的翁文灏(1942年)也指出:“工业化的成功,实赖有计划的建设与重工业之核心……欲求重工业之生产,势非由政府特为设法促进不可。”据此可知(     
A.民族危机影响经济建设模式的选择B.国家干预理论制约民族工业的成长
C.国营经济成为抗战全面胜利的保障D.民生需求助推工业生产技术的提升
2023-11-16更新 | 1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新生活运动,简称“新运”,是国民政府推行的国民教育运动。以“礼义廉耻”思想为主,‘礼’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义'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别,‘耻’是切切实实的觉悟”。在民国二十八年(“新运”五周年)时,该思想被修订成“严严整整的纪律,慷慷慨慨的牺牲,实实在在的节约,轰轰烈烈的奋斗”,这一变化说明
A.国民教育价值导向鲜明B.由国民教育向围剿红色革命转移
C.冷战思维影响国民教育D.国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更受到重视
2021-07-01更新 | 10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抗日战争时期,郑寿麟在《研究德国史学之准备》中说:“德国历代亦曾痛受异族之压力,屡次陷于颠连困苦之中……而卒能排除危难,完成复兴之大业,此又足资吾族之楷模者也。”徐中舒在《古代四川之文化》中说:“则今日抗战建国之资,取赖于四川者”,强调四川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折射出,抗战时期(     
A.学术研究寄寓了现实民族情怀B.中外史学研究成就十分突出
C.学者对抗日战争进行深刻反思D.马克思主义影响了史学研究
2024-04-23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