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人民解放战争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4 题号:22167560
近代以来辽宁人民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压迫,辽宁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次反抗斗争,在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辽宁各级党组织成立支前委员会,动员当地群众积极参加战勤队伍,动员了近百万民工队伍随军作战,从人力、物力上鼎力支援人民解放军,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辽宁解放后,在东北局指示下,辽宁各级党组织迅速组织了6万名民工随军入关,担任战勤任务,并组织万余辆大车、数万副担架随军行动。辽宁解放区还抽调20余个卫生机关、近6000名医务人员随军入关,并集中大批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满足入关部队的需要。辽宁的军工产品特别是武器弹药,除少部分供应东北留守部队外,绝大部分支援关内人民解放军。这些武器弹药对关内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自《中国共产党辽宁历史简明读本》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共辽宁省委领导人民全力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辽宁人民肩负繁重而光荣的支前任务,在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动员与支援,据不完全统计,朝鲜战争期间,辽宁先后动员246.2万人次参加了抗美援朝的各种战勤工作,出动战勤大车13.3万辆,捐献粮食356.56万吨,捐款折合战斗机235架,辽宁的许多工厂夜以继日地为志愿军生产军需物品、武器弹药,竭尽全力保证前线的物资供应,为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保障。辽宁在抗美援朝时期参军参战人数达到32.15万,为志愿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为赢得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自《中国共产党辽宁历史简明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宁民众为全国解放做出的贡献,并分析辽宁民众踊跃支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做的贡献。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里店”的变化

材料   对干部可能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不管怎样,十里店在过去几年中所取得的成绩总体看来还是引人注目的。对绝大多数村民而言,到1947年底,他们的生活水平与七年以前相比,无论哪方面都要好很多。

……

各项改革使得村中约1/3的农户脱离贫雇农行列,发展成为新中农。

……

1937年,贫雇农人均占地0.93亩,还不及地主富农在1947年占有土地量的一半。以前的十里店贫雇农占绝大多数,而现在已转变成为土地小户占有且分配大致均等的村庄。(当然人均占有量都很小)这是一个由中农组成且主要由新中农领导的村庄。

……

1947年底,笔者到达十里店时,村里整个经济形势比以往强出许多。

全村正热火朝天地投入冬季生产,小麦和玉米已收割完毕,到处都在播种冬麦。从山顶眺望,远处的梯田覆满了秧苗,看上去像绿化地上蜿蜒的阶梯。

……

如上所述便是1947年十里店各互助组从事的部分活动与事业。过去由于缺少资本导致生产停滞、大面积失业,在冬季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今,这些现象都已不复存在。有了互助活动、政府贷款,十里店的商业、运输业、乡村工业已经初露头角。全村的资本和劳动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利用,生产大幅度增长,而劳动成果的分配与以往相比也更加合理。

——摘自[英]柯鲁克、[加]伊莎白著《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

(注:十里店是晋冀鲁豫边区的一个村庄。柯鲁克、伊莎白夫妇为国际友人,于1947年来到中国解放区,研究土地改革运动。)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5-07更新 | 4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2 年,中共二大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多半是靠掠取非洲和亚洲做大市场和大掠夺场”造成的。这种掠夺造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与此同时,正因为有剥削才有反抗。1938 年3月31日,在讨论抗战形势与如何继续抗战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抗战有利的国际形势表现在,“得到亚洲、非洲、中美、南美各被压迫民族的同情与赞助”。

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在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走向独立。毛泽东认为,“单是非洲,就有三十几个国家独立了。1958年前,我很少见到非洲人。从1958—1964年,每年经常看到非洲朋友。非洲有一个很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风暴”。在1964年的国家预算中,将对亚洲、非洲民族国家的援助提升至4.96亿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非洲经济变革,让中国共产党明白非洲经济问题的根本是由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和剥削造成的,这一阶段西方仍然利用经济技术优势,通过操纵国际贸易组织和国际市场来继续剥削非洲国家。这一时期,中非合作的目标,由政治上共同对抗转向经济上谋求合作共赢。

——摘编自高天宜、沐涛《历史维度下中国共产党非洲观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非洲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非洲观转变的历史意义。
2023-11-30更新 | 9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以后中国尽管经历了分合动荡,但文化认同的传统仍得以延续和发展。明朝的建立,从观念和实践上巩固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东亚文明体系。

——摘自张乃和《大国的社会性质、历史类型与文明形态》

材料二   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多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三   健全的文化心态,不是文化自负,也不是文化自卑,而是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摘自左玉河《大历史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1)解释材料一“文化认同”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变局”中的文化新现象。
(3)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化自信”的史实依据。
2024-04-03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