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 敌后战场的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22208340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士绅成为中国共产党游击队主要的给养来源,反“扫荡”时,许多地主慷慨捐款。这是因为(       
A.抗战形势的好转B.阶级矛盾的消除C.农村经济的发展D.“双减双交”的推动
【知识点】 敌后战场的抗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近代某一历史时期革命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A.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B.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C.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D.民族革命战争下的敌后抗战
2021-03-05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抗战时期,冀中军区政委程子华发往八路军总都的密电写道.”日军最近修路的目的与过去不同,以深沟高垒连接碉堡。把根据地划成不能相互联系、支持的孤独小块……敌人汽车在路上不断运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抗战的形势是
A.正面战场发挥主导作用B.国共双方的摩擦愈演愈烈
C.敌后抗战面临严峻形势D.日本改变了侵华战略目的
2022-03-12更新 | 2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42年9月,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了统一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规定中央代表机关及各级党委为各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统一对各地区党政军民工作的领导。这决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B.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适应根据地不断扩大的新形势D.集中各方面力量全力对敌斗争
2023-03-24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