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5 题号:222419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6—1937年,中国平等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平教会”) 在定县组织乡村建设实验。平教会将定县划分为若干个学区,在每个学区的中心村庄设立生计巡回训练学校,学生是附近村庄“民众学校之优等生及小学毕业者”,学习内容包括动植物生产训练、农业工艺、经济合作训练等。1927年,普及农业科学部成立,其包含研究股和推广股,研究股负责农业改良实验,推广股负责实验成果的推广。在实验区设立农事表证场,每次活动(“如下种、施肥、收获、驱除病虫害等”)均召集农民参观,以此“说明表证之意义方法及其成绩”。在定县实验的11年里,平教会创办了自助社、合作社和合作社联合会等合作组织。

——摘编自向俊丞、尤学工著《民国时期晏阳初职业教育思想探要》

材料二   1954年,劳动部制定《技工学校暂行办法(草案) 》规定,技工学校按产业部门分别设置,学校按设定工种进行教学。1958年,宣传部号召动员群众的力量办各种职业中学,特别是创办农业中学,随后几乎乡乡都办了农校,招收本地小学毕业生和青年农民入学,兼学政治、文化和生产知识,开展农牧、林果、养殖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多类教学。到1965年,职业中学有61626所,在校生443.3万人,占当时中学在校生总数的34.8%。

——摘编自俞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定位及规模发展演进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平教会组织的乡村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探索中国自救的道路上有许多进步人士将焦点放到中国广阔的乡村,掀起了持续时间长达十几年的乡村建设运动。其中19291937年梁漱溟等学者开创了乡村建设的"邹平模式",其主要措施为;第一设置乡学村学提高乡民的整体素质和公共事务的注意力;第二提倡"固体组织,科学技术"以促兴农业,大力推广动植物优良品种,建立美棉运销合作社、蚕业产销合作社等;第三建立乡村自卫组织,汇集大家力量,共同维护区域社会的治安。

——摘编自毛月《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探析》

材料二   20年代末晏阳初结合对西方社会的观察和体会开始实验他的"革心"理想,深入河北定县的霍城村,开始了著名的"定县实验"。姜阳初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四大病,"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改造方案,从农民的切身需求出发,着眼于小处。在这里组织扫盲、改良农作物与畜牧品种、兴建刷场与广播电台、行办产销合作社和实验银行,还创办《农民报》、组织同学会与公民服务团。在定县实施卫生保健项目,以最经济的组织、推行最简单的事业、注意透彻实行。实行"预防重于治疗"的方针,还在乡村推广节制生育运动,走访家庭劝告节育。在实际上摸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办法,这些经验适用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在50年代和60年代晏阳初的定县经验被推广到第三世界50多个国家,促进了大规模群众教育运动的发展。

——摘编自吴晓波《跌宕一百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对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进行评价。
2020-12-02更新 | 9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为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小明查找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五”计划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了经济建设中的几个重大问题。一是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把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逐步建设成为工业国,从何处起步?中共中央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的利弊得失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以后,统一了全党认识:没有重工业,就不可能为轻工业提供必要的设备、燃料、原料和材料,也不可能为农业提供化肥和农业机械。特别是当时中国正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严禁封锁,也急需发展重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二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不放松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三   


   
(1)材料一对研究该主题是必需的吗?简述你的理由。
(2)从材料二、三看,小明是从哪一方面研究该主题的?请具体说明。
(3)请指出小明对该主题的研究还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材料?
2023-06-02更新 | 2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南京国民政府以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为后盾,于1927年宣布不采用暴力手段废止不平等条约,宣称打倒帝国主义非排外主义等外交方针。此后,逐步与各国就废除旧约、改订新约进行了谈判交涉,主要涉及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撤废领事裁判权、收回租界和租借地等权益。

1927年7月,美国率先与中国达成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宣布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随后德、比、意、英、法、日等迅速仿效。各国虽然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但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仍操纵在外国人手中,新税率的确定仍然受到种种限制。由于英、美等国不愿放弃领事裁判权,相应的双边交涉迟迟没有结果(1943年才得以实现)。在租界和租借地问题上,英国1929年放弃了镇江租界,1930年放弃了威海卫、厦门租界,但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等重要城市英租界和九龙租借地问题上拒绝让步。比利时在天津的租界也在1931年收回。法国、日本等国拒绝与国民政府谈判。

——摘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掀起改订新约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掀起改订新约运动的效果和局限性。
2021-04-01更新 | 2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