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2 题号:2228719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在印度传播了一阵后反而受到排斥,于是向中国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也遇到中国的儒家学说和道教的反对,进行过长期的斗争。后来佛教吸收了中国的许多固有思想成分,发展成为禅宗,方才在中国立定脚跟,成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同样,基督教起源于东方,向西传播时也遇到了罗马帝国原有信仰的抵抗和帝国的政治迫害。基督教吸收了希腊的哲学内容,和希腊罗马的思想形式有了许多共同点,所以后来才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今天更演化而成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材料以外的中外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历史的长焦距考察,人口与发展相辅相成,而从空间维度上分析,人口和发展则有“发达”与“欠发达”之分。在世界人口变迁史上存在着人口转变和人口“兴衰”替代规律,而人口这些变化规律叉与大国实力兴衰紧密相连,世界体系“中心”与“边缘”关系背后无不存在着人口变迁的影子。(如图)


——摘编自李建新《人口变迁、人口替代与大国实力兴衰》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人口变迁与国家兴衰之间关系的认识,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正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9-07更新 | 214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客家迁移及动因

迁移时间迁移动因迁出地域迁入地域
317—879年          中原旧地江淮流域
880—1126年黄巢起义皖、豫、鄂、赣等皖南、赣东南、闽西南、粤东北
1127—1644年宋高宗南渡,金人、蒙古人南下入主中原闽西、赣南粤东北
1645—1867年满人南下入主中原闽西南、赣南、粤东北粤中部及滨海地区与川、桂、湘及台湾
1867年以后太平天国起义粤东北及中部等广东南路与海南岛、川、桂、南亚等地

——根据罗香林《客家源流考》整理


根据材料,指出表中空白处的迁移动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客家民系形成过程呈现出的显著特点。
2021-04-12更新 | 196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居住地分界线与古长城重合。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会影响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阶段历史现象
第一寒冷期(公元前1000—前850年)北方的少数民族向南迁徙到达关中地区,出现了“南夷与北狄交”的局面。西周末年,戎狄攻破镐京,周朝迁都洛邑
第二寒冷期(公元初年到600年)“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出现五族内迁局面,继而有孝文帝改革
第三寒冷期(10001200年)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挥戈南下,建立政权与两宋长期对峙
第四寒冷期(14001900年)1636年,皇太极继皇帝位,国号“大清”。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清帝国

——摘编自张利《气候变迁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南下》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020-12-11更新 | 4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