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22642114
1973—1976年,国家利用自有外汇从国外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3套大型合成氨、尿素装置,分别建设在四川、黑龙江、辽宁、山东、湖南和湖北等地,到1979年全部建成投产。这些项目的实施(     
A.体现了国家心系民生的战略B.抓住了中美建交的有利时机
C.有助于突破计划经济的体制D.拉开了改革开放伟大的序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作出“三线(西南、西北)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涉及钢铁石油、农林等300多个重大项目,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昆铁路等重大项目以及攀枝花等新兴工业城市。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A.完善了国民经济结构B.体现八字方针对工业的调整
C.打破了西方经济封锁D.改善了国防实力和经济布局
2022-05-08更新 | 5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川黔线铁路就着手建设,经历了清政府、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三个历史时期,38年悬而未成。新中国成立后,经相关部门统筹,川黔铁路于1956年4月开工,1965年10月交付运营。由此可知,川黔铁路的修通(     
A.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实施B.改变了西部落后的面貌
C.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D.贯彻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2024-02-03更新 | 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64年,总参作战部指出,我国工业多集中在大城市,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集中在全国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而这些大城市人口密集且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基于此,我国开始进行(       
A.社会主义改造B.国民经济的调整C.三线建设D.改革开放
2023-03-15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