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26696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波斯、大食等国的商人不断前来长安、洛阳进行官私贸易,从而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推向了自西汉以来的高峰。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中国的冶铁、水利灌溉技术,陶瓷、漆器、茶、金银器皿和工艺品,天文、医药、文学艺术不断西传。中国的桃、李传至印度后,被称为“至那尔”“那罗阁弗逻”;肉桂传至波斯、大食后,被称为“达泰尼”“达锡尼”;生姜、黄连、大黄、茯苓、杏、桑等药用或经济植物也相继传至西方。沿着“丝路”传入中国的极为重要的是宗教,故有人兼称丝路为“宗教之路”。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入,使中国宗教进一步多元化。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摩揭陀国使者将石蜜制造法传入中原,此后,四川、江南各地纷纷采用印度工艺制糖。唐初,蔺萄酒的酿制工艺由高昌、波斯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国酒类的品种。公元9世纪,印度和阿拉伯商船,以枕椰须系缚、橄榄糖涂胶的办法传入中国,改善了中国的造船缝合技术。此外,东罗马、阿拉伯、波斯、中亚诸国、印度的医药、音乐、歌舞、天文、历法等也相继传入中国。

——摘编自周得京《中国丝绸之路的繁荣》

材料二   从中国的视角出发,狭义上的丝绸之路最初形成于西汉武帝时期,并在后世形成了多样化的路线——形成了陆上草原丝绸之路、荒漠丝绸之路、高原丝绸之路以及海上近海、远洋丝纲之路等广义性交流的具体路线。丝绸之路也逐渐脱离丝绸贸易的狭义内涵,拓展为中国向外输出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和冶铁技术并输入香料、艺术等,即构成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含义的东西方、中外文明碰撞交流与合作之路。这种境况在汉代之后以各种形式和内涵延续数千年,并突出地表现于汉、唐、宋、元、明乃至清等主要时代。

——摘编自王超《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概念、特点及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丝绸之路重新命名(如丝绸之路是瓷器之路)并加以说明。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陆羽所著《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朝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从茶道思想上看,理学思想的兴盛使得儒家的内省观念进一步渗透到茗事之中。一些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北宋的开封社会安定,市民富庶,文化昌盛,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升华提供了文化元素和物质条件。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到了相当水平的高度。

——摘编自王惠《惠言识礼》

材料二   在古丝绸之路上,茶是其重要商贸物资之一。因此,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丝茶之路”。甚至有学者认为茶叶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就茶文化而言,位于亚洲东部的日本和朝鲜早在唐朝就开始向中国学习,至宋时日本和朝鲜国内已开始有饮茶之习。此外,南亚、东南亚诸国由于商贸来往和华侨的不断迁入,也有一定的饮茶需求。宋朝的饮茶文化影响到日本等茶道的形成。20世纪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从中国引进茶种,聘请中国茶工指导生产与种植,其本民族语言中的“茶”字也源于对汉语茶字的音译。

——摘编自《宋代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及其意义》

材料三   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让商人自由经商,“为地方行旅谋安,于诸大道中置卫士”,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窝阔台通过征服战争,打通了东北亚到中亚的丝绸之路……“原来金山一带‘深谷长坂,车不可行’……窝阔台率军西行时‘始辟其路’”。1251年蒙哥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域的军政事务。

——摘编自孙秀君《论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对陆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宋朝茶文化“传承升华”的“文化元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通向国外的贸易路线已达七条。为保护道路安全,唐朝从河西走廊的凉州(甘肃武威县)起,直到天山南北的各条道路上,沿线都驻扎着军队,军队中的官兵一边备战屯田,一边保护贸易的安全。陆路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国际大都市的兴起,长安在当时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西方各国商人及边境民族,均通过陆路与长安进行贸易。为此长安还设有专门接待外国使者和商人的机构,如鸿胪寺、礼学院等。除长安外,凉州、敦煌、弓月城(吐鲁番呼孜古城遗址,今伊宁市附近)及洛阳也都是对外开放和贸易的有名城市。

——摘编自宗建亮《唐代的经济繁荣与对外开放》

材料二   唐朝丝绸之路除在陆路上频繁往来外,在海上也活跃起来,从海上来的外商多集中于广州,至唐末泉州、明州等地也接连出现外商活动的足迹。8世纪末,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十分重视从海上经天竺(印度半岛)和我国进行贸易。我国的丝绸、金银器、漆器、竹器、瓷器、茶叶诸货外运至西方各国。而西方各国大量物资则从丝绸之路输入中国,输入的除音乐、舞蹈、绘画、体育、运动、建筑、医药、历法、宗教等文化领域的作品或成就外,还有玻璃、香料、药材、犀角、象牙、驯象、狮子、骏马、白鹦赋、胡椒、白豆葱,以及从甘蔗中榨糖的技术。

——摘编自何敦铧《唐代对外贸易及其成就》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代对外贸易的影响。
2023-11-19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的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它代表了我国古代官式建筑的最高水准,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是北京城设计与建设的一个法宝:北京城居天下之中,皇城居京城之中,宫城又居皇城之中,而宫城又以中轴线为中。北京城又是按照《周礼考工记》都城方正形理论建造的,居中与对称相呼应,宫殿、坛庙等也多是对称的。正阳门,突出“正”——中即是正,正即是中;皇城的六座门即天安、地安、东安、西安、长安左、长安右,都突出“安”,反映人们对于个人安康、家庭安福、自然安顺、社会安泰、世界安宁的期待;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与太和、协和、熙和三门,都突出“和”字,则是人们对于个人和悦、家庭和睦、自然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愿景。

——摘编自闫崇年《大故宫》


   

材料二   


   

景福宫位于韩国首尔,始建于14世纪。其结构和样式是中国皇宫的翻版,建筑颜色为丹青色,区别于中国皇宫的金黄色,景福宫的门均以汉字命名,匾额“勤政殿”、“康宁殿”、“庆成殿”等也以汉字书写。


   

法隆寺位于日本奈良,据传始建于607年,是佛教木结构寺庙,其建筑深受中国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京故宫建筑群蕴含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理念?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别运用所学古代朝鲜和古代日本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023-06-17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