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2268147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顾炎武(1613—1682),昆山千灯人。初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顾炎武曾参与“复社”活动,甚至举兵抗清。失败后,遍游各省,载书自随,考察山川形势。从崇祯十二年起,广搜史籍、实录、地方志、文集、说部笔记、邸抄著成两部有关国计民生及舆地沿革资料的著作,内容繁富。其中《天下郡国利病书》侧重各地水利、贡赋等社会经济史料,《肇域志》侧重各地沿革、建置、山川、名胜资料,图谋为匡复明室之用。这两部著作既是其学术成果,同时也是其读志用志的典范之作。

——摘编自《苏州地方志》

材料二   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摘自《求是》2023年第17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顾炎武注重编写“国计民生及舆地沿革资料的著作”的主观动机。结合所学,简析其时代背景。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结合所学,写出后人概括顾炎武家国情怀的至理名言,并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新时代下中国“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钥匙。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画像中的孔子
观察以下三幅不同历史时期画家所绘的孔子像,回答问题。

问题
(1)这三幅画像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这些画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反映出后人对孔子的历史记忆有何共同之处?
(3)你如何看待历史人物画像的史料价值?
2019-11-01更新 | 1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以来,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碰撞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有两种传统,足以影响士大夫对外之基本态度。其一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优越感,其二是戒勤远略的历史教训……历代积累的经验,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
材料二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材料四       中国人对于中国所处地位“变局”的发现,在19世纪后半期成为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议论中的一项重要前提。这些人的共同认识,以为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在中国历史上将产生一个前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3)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表现是什么?
2016-12-13更新 | 1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摘编自《尚书》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摘编自《国语》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摘编自《左传》

材料二   历史学家顾颉刚说:“五行(学说)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人对宇宙系统的信仰,二千余年来它有极强固的势力。”五行间的联系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相生,即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关系。其二、相克或相胜,即互相之间存有制约、克制、抑制的关系。相生与相克(相胜)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摘编自吴霏《中国古代和谐思想考略》


(1)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蕴含了哪些思想?
(2)五行学说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何借鉴?谈谈你的看法。
2024-03-29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