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22704801
从1964年到1975年,四川省初步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综合性比较高的工业制造系统,生产的产品从精密仪器到超大型、超重型的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机电设备,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上海,位居全国第二。这主要得益于(     
A.四川丰富的自然资源B.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
C.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D.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50——1980年中国主要年份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市镇人口(万人)

百分比

世界平均百分比

1950

55196

6169

11.2

28.8

1960

66207

13073

19.7

33.9

1970

82992

14424

17.4

37.5

1980

98705

19140

19.4

38.2

表格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城镇化的特点是(     
A.政策导向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B.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人口增长
C.城市人口的比重增长不大且不稳定D.城市人口的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23-05-16更新 | 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为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导方针,1965至1975年,国家在西南、西北的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40%以上。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A.完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结构B.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根本提高
C.改变了西部地区落后面貌D.改善了国防实力和经济布局
2022-01-21更新 | 4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3】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国家集中力量在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三线”地区进行工业基础建设,其布点与选址的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主要背景是
A.应对外来安全威胁
B.改变旧有工业布局
C.呼应国内政治形势
D.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2016-11-27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