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改革开放进程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2273670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南模式,指的是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地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下表是改革开放后苏南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概况。

时段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依托中心城市和市场调节机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改革产权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城乡工业融合联动发展。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对企业干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国际化水平提高
第四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1)任选三个阶段的其中一个,指出该阶段推动“苏南模式”发展的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南模式”发展的特点。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代王朝把注重基层治理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乘势而行,借势而进,因势利导,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材料二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宁静而安定的小农社会秩序已被打破,农民弃耕从商的事很常见,如南宋初,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大半在外”。客户没有田产,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口尤难记”,连户口登记都出现困难。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商人、佣工、流民,如建康府曾为“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宋代社会因其显著的开放属性与商业属性,而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

——摘编自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蓬勃推进。这一伟大变革,一方面使农民群众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项求,以改变一些地方出现的基层管理缺位和村庄无序状况。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一些乡村,村民群众自发选举建立了村民委员会。这一新生事物立即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人大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我国基层民主重新获得发展,增强了广大群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充分调动人们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

——俞慈珍《民主视域中的基层群众自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商鞅变法中“重功利而轻伦理”的政治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从社会关系和基层治理角度,分析宋代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的原因。
(3)指出材料三中“伟大变革”是哪一个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概述村民为“改变基层管理缺位”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023-11-25更新 | 11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改革的起步   

农村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城市

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原来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有了很大改变。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整理

材料二   新华通讯社收录了不同历史时期采写的新闻作品。以下是部分目录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伟大的战士雷锋》

《记者来信:实行“大包干”农业大增产》

《大庆精神大庆人》

《“谷底”震荡一徐州市转变企业内部机制改革记

《县委书记的榜样一焦裕禄》

《砥柱人间是此峰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


(1)依据材料一,说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历史时期,阐释此时期所列作品入选的理由。
2023-02-26更新 | 1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中的历史

1   19491986年中国企业产业结构占比情况(%)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4968.412.918.7
195257.723.119.2
195740.629.629.8
197828.247.923.9
198627.243.729.1

——汪海波《对新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考察》

2   19491986年中国企业就业结构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城镇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
1949809724
19521603883
19573250104
1978750015
198612768483

——刘戒骄王德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与展望》

(1)概括1949—1986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并用表1、表2的信息作出说明。
(2)“政治决策一直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据上述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论断。
2024-05-14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