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7 题号:22761165
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这表明了(     
A.翻译事业的发展和进步B.向西方学习进程不断深入
C.中国近代科技突飞猛进D.程朱理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在中学道德教育科目课程中大量引用了中国成语或俚语,如“守望相助”“远亲不如近邻”;通过文天祥事迹阐释“义”的内涵等。这反映了当时新加坡政府注重(     
A.倡导国家认同B.完善基础教育C.吸收优秀文化D.提高儒学地位
2024-04-29更新 | 1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5世纪末至6世纪80年代,北方地区除兴建佛寺外,还多开石窟寺,佛寺遍及新疆至辽宁诸地,如北魏孝文帝迁都前后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同时,寺院在南方也大量出现,佛寺中出现层轩、飞阁等许多新建筑样式。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A.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B.社会形势的持续动荡
C.田庄经济的不断发展D.士族门阀势力的衰落
2023-07-14更新 | 1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古时期,日本平城京建设沿袭了藤原京并借鉴了唐代的长安;朝鲜的汉阳城,不仅继承了开城王京的城制,还借鉴了明代北京的制度。由此,东亚各国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都城规制:以宫城为中心,划设南北中轴线,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街区呈棋盘状。这说明(     
A.东亚各国成为中国藩属国B.中华文明对周边影响巨大
C.民族文化因交流互鉴发展D.亚洲各地区文明同源共生
2024-04-25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