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走向整体的世界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1 题号:227647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对通往亚洲航线的寻找,把他们带到了西半球和辽阔的太平洋。地理知识的积累使他们能够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把世界各地区连接起来。然而,商业交流并非全球网络建立的唯一结果。粮食作物、牲畜品种、病菌与人类移民也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的各个社会。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外来的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速了世界人民的融合。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三版)

(1)根据材料,概括新航路开辟后全球一体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航路开辟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现代化开端严格地说,人类现代化进程远没有结束,这不仅指现代化在地域上远未在世界大多数地区实现,而且也指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长过程,迄今为止只能说走出了它的第一步。所以,西方的现代化只能构成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开端部分。近500年西方现代的世界影响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人类现代化历史禁言的一个小插曲。

——高宣扬《现代化,我们真的了解吗?》


请回答
(1)在作者看来,人类现代化历史应始于何时以何事为标志?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看法
2019-09-17更新 | 7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历史学家宫崎正胜将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世界。第一世界=欧亚大陆、北非与印度洋,第二世界=哥伦布探险后发现的南北美洲与大西洋,第三世界=麦哲伦航海后到18世纪之间发现的大洋洲与太平洋。如图所示:


人们习惯性地将“第一世界”看作世界史的中心,是因为从北非到西亚的广阔干旱地区出现了许多文明与帝国。从撒哈拉沙漠到阿拉伯沙漠,经由叙利亚沙漠再到塔尔沙漠(大印度沙漠)的一系列沙漠地带,促进了农业的诞生,并形成了人类文明。从公元前6世纪到14世纪活跃过一系列的大陆帝国。

——摘自[日]宫崎正胜《从航海图到世界史》

材料二   是哥伦布首先开拓了“第二世界”,并从加纳利群岛向美洲引入甘蔗,新大陆开始生产白糖,且产量不断提高。白糖又大量流入欧洲市场。(白糖)本来在欧洲属于奢侈品,而今成为大众化的调味品,这就是白糖革命的结果。这样一来,有必要进一步增加白糖的消费量。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开始从也门的摩卡港进口咖啡。咖啡本来是伊斯兰世界的饮品,这时也开始被欧洲人接受。白糖配着咖啡、红茶来饮用,产生了新的嗜好和文化。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大国霸权》

材料三   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的几百年间,“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各自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海上航线”使“生活的舞台”(world)不断扩大,20世纪初,“第一世界”、“第二世界”以及“第三世界”也发展成为一体化的复合世界。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从航海图到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各列举三例在“第一世界”出现过的最初文明和地跨欧亚非的大陆帝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白糖消费量增加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个“一体化的复合世界”进行简要评价。
2023-07-06更新 | 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沙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于是,广大居民,“即苃尽草根、兴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包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围绕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型经营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人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的作用。
2022-08-11更新 | 3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