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27795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制定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图注:1.无贫穷 2.零饥饿 3.良好健康与福祉4.优质教育 5.性别平等 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 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3.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 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 10.减少不平等 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 13.气候行动 14.水下生物 15.陆地生物 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 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脱贫大事记

时间
主要事件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提出实施“以工代赈”“三西”农业建设等专项扶贫政策
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国扶贫工作
198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出台, 针对我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带划定了331个国家重点扶贫县,确立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地域单元的扶贫方式
1994~
1996 年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出台,计划集中力量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86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01年国务院制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为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作部署
国家确定14. 8万个贫困村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工作”
同年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 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的总体目标
2015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
2020年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性贫困

——摘编自史志乐、张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摆脱贫困的百年实践探索》等

(1)根据材料,指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共产党脱贫目标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能够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脱贫目标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1995年5月,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2005年12月1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划纲要》规定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经过十六大以后的努力,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从2002年的1288亿增加到2007年的3664亿元。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约有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这期间,我国突破了以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讯、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攻克了一批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并说明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要求:补充的表现应为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的创新成果,8分)
2023-04-06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流传着以嫦娥奔月为代表的“飞天”神话,同时也有很多飞天的尝试。《汉书·王莽传》记载,当时有人使用鸟羽制成两只人工翅膀捆绑在身上,再装上环钮等器件,弹地而起后飞了数百步。宋代,拥有了更加强大的技术手段——火箭,借助火药燃烧向后喷火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箭可以飞得更远。明代,中国的火箭技术更加发达,出现了原始的两级火箭——火龙出水。火箭的发明,给人们遨游太空的梦想带来了新希望。据一些西方文献记载,明朝初年,一位叫做“万户”的官员做了一次“飞天”试验。他将47支火箭和两只风筝绑在椅子上,点燃火箭试图飞向天空,但是飞天椅最后摔到山坡下,他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万户的勇敢精神受到人们的肯定和敬仰,他也被认为是“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第17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敏锐地看到了航天科技工业在国防建设、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对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创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这是确立我国大国地位的基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把发展航天技术纳入“863”计划。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并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先后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用不到30年的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摘编自林溪《中国“飞天简史”:从梦想到现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古代飞天梦的探索,分析万户飞天尝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简析新中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并谈谈这一发展带来的启示。
2024-02-02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在《论持久战》中,有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和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19549月,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材料三   1979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四   20233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秦刚表示,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国家整体迈进现代化,这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具有巨大的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重要启示,我想至少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独立自主……二是人民至上……三是和平发展……四是开放包容……五是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世界和平、正义、进步力量的壮大。我们希望也相信,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成为现实。

材料五   世界主要现代化道路简表

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价值选择对外关系
西方现代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战争、殖民、掠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丛林法则
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国沙文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人民为中心,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争霸、和平相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据材料二,为实现“现代化”目标,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指出材料三中中国“现代化”目标产生变化的意义。
(4)阅读材料四和材料五的简表,从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9-22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