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227828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霍布斯认为,人们为了摆脱“人对人是狼的自然状态”而共同订立契约成立国家并把自己的全部权力交给它,国家权力虽然至高无上却是有限的。“每个人通过合法的劳动、在不危害国家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的生活上的一切其他的满足。”人们有包括财产权在内的经济自由权,国家权力仅限于政治领域。国家主权者有义务依据法律来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洛克预设的自然状态是自由和平等的状态,人们除了生命、财产和自由权利之外,其他权利都可以交给国家,“在任何地方,不论多少人这样地结合成一个社会,从而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

——摘编自叶伟昌《浅析西方国家观的演变》等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从产生、发展到灭亡都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它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最后一个斗争形态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与资产阶级对抗的无产阶级是这一社会的掘墓人,他们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既是国家的起点又是它的终点,国家没有废除的主体而是自行消亡的,阶级消亡是国家消亡的基础和前提,无产阶级以消亡国家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共产主义的出现是国家消亡的基础。马克思在国家问题上的看法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视域解读国家,为我们深入理解国家观提供了一把钥匙。

——摘编自刘钊《西方国家观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差异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霍布斯和洛克国家观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国家观的进步之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国家观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史学研究

材料一   以下为郭小凌的《西方史学史》目录(部分)

第一章史学的起源

第二章古希腊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古罗马史学

第四章中世纪史学

第五章古典史学的复归——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

第六章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史学(1718世纪)

第七章法国大革命至19世纪中叶的西方史学

第八章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产生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早期发展

第九章19世纪后半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史学   

笔记对应章节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史学的先驱。
·广泛的收集和整理古代的史料,积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知识,初步按古典史家的方法和形式撰写史作。
①:第____章
·曾随拿破仑远征埃及的军队前往埃及考察。
完成了欧洲第一部对古埃及进行全面解说的著作《埃及描述》。
②:第____章
   ·普鲁士学派的产生,与历史学者出于爱国主义思想力挺普鲁士领导德意志统一的政治倾向有关。
·法国学者古朗治否定5世纪日耳曼人入侵的正面影响。
③:第____章

材料二   马克思于1818年,出生于德意志普鲁士的特里尔城,双亲都是犹太人。马克思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也是犹太人长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恩格斯出生于普鲁士王国一个纺织资本家家庭,他与马克思一样有着共同的哲学素养,并曾在年轻时前往英国考察工人阶级的生活与工作状况。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由两人共同研究创立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完善自己的历史哲学的过程中曾经对具体的历史课题进行过一些开创性的专门研究,写出《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国农民战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一大批史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

(1)下列内容为某同学阅读完书籍后做的部分笔记,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2)依据上述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影响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相关因素。
2023-08-02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

——1895年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

材料二   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和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教堂集会,声援1863年波兰人民起义。在这个大会上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它的影响下,爆发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以上一切表明,在这一时期,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提高到新的水平。到了19世纪80年代,建立了28个党,并涌现出一批有威望的工人运动领袖。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出席大会的有22个国家的工人代表,大会宣告了第二国际成立。

——摘编自伍德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概论(第四版)》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无产阶级“崭新的斗争方式”,并结合所学分析采用这种斗争方式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9世纪后半期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特点并指出取得的具体成果。
2023-06-20更新 | 1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窟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摧毁了传统的手工行业,剥夺了工人们的尊严,将他们扔进没有灵魂的工厂和城市。
观点二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提供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并给予他们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美】克莱顿·罗伯茨等《英国史》

材料二   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大批失业和挨饿的工人陷入绝望的地步,以致发生公开的暴动……数以千计的人群涌到赛克斯公司的工厂,冲进室内,捣毁了所有的织布机……同样在普雷斯敦、罗契台尔也发生了类似的捣毁织布机的风潮。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三   恩格斯第一次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是能自己帮助自己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恩格斯的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一书的基本思想。

——列宁《弗里德里斯·恩格斯》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就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2)依据材料二分析圣西门等人与恩格斯思想的异同并指出材料三谈到的工人运动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工人运动有何区别?
2024-05-02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